<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紀經的詩詞(295首)

    61 《點檢朝陵內人頓遞至西興道中紀事》 宋·喻良能

    平湖瀲滟搖春風,扁舟輕駛如飛鴻。
    垂楊萬縷長青茸,倚岸崇桃醉臉紅。
    滿空煙雨霏蒙蒙,柯橋精廬聞午鐘。
    平疇麥苗青芃芃。

    62 《春日望海》 唐·李世民

    披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
    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
    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63 《駕幸三會寺應制》 唐·上官昭容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
    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
    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離別寫人

    64 《雜曲歌辭·升平樂》 唐·薛能

    正氣繞宮樓,皇居信上游。
    遠岡延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抒情喜悅感慨

    65 《孝敬皇帝挽歌》 唐·劉祎之

    戒奢虛蜃輅,錫號紀鴻名。
    地葉蒼梧野,途經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飆斷曙聲。
    一隨仙驥遠,霜雪愁陰生。

    66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67 《贈張相鎬二首(時逃難在宿松山作·蕭士赟云下八首偽)》 唐·李白

    神器難竊弄,天狼窺紫宸。
    六龍遷白日,四海暗胡塵。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經綸。
    澹然養浩氣,欻起持大鈞。

    68 《贈張相鎬二首(時逃難在宿松山作·蕭士赟云下八首偽)》 唐·李白

    神器難竊弄,天狼窺紫宸。
    六龍遷白日,四海暗胡塵。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經綸。
    澹然養浩氣,欻起持大鈞。

    唐詩三百首樂府女子思念

    69 《上水遣懷》 唐·杜甫

    我衰太平時,身病戎馬后。
    蹭蹬多拙為,安得不皓首。
    驅馳四海內,童稚日糊口。
    但遇新少年,少逢舊親友。

    古文觀止初中文言文送別贈序

    70 《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 唐·杜甫

    鳳歷軒轅紀,龍飛四十春。
    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
    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

    71 《送盧郎中使君赴京》 唐·皇甫冉

    三年期上國,萬里自東溟。
    曲蓋遵長道,油幢憩短亭。
    楚云山隱隱,淮雨草青青。
    康樂多新興,題詩紀所經。

    72 《送盧郎中使君赴京》 唐·皇甫冉

    三年期上國,萬里自東溟。
    曲蓋遵長道,油幢憩短亭。
    楚云山隱隱,淮雨草青青。
    康樂多新興,題詩紀所經。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重陽節思鄉

    73 《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 唐·盧綸

    盛德總群英,高標仰國楨。
    獨安巡狩日,曾掩趙張名。
    業就難辭寵,朝回更授兵。
    曉川分牧馬,夜雪覆連營。

    74 《原上新居十三首》 唐·王建

    新占原頭地,本無山可歸。
    荒藤生葉晚,老杏著花稀。
    廚舍近泥灶,家人初飽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75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76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77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78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唐·劉禹錫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
    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
    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79 《初至長安(時自外郡再授郎官)》 唐·劉禹錫

    左遷凡二紀,重見帝城春。
    老大歸朝客,平安出嶺人。
    每行經舊處,卻想似前身。
    不改南山色,其馀事事新。

    80 《蒙恩轉儀曹郎依前充集賢學士舉韓潮州自代因寄七言》 唐·劉禹錫

    翔鸞闕下謝恩初,通籍由來在石渠。
    暫入南宮判祥瑞,還歸內殿閱圖書。
    故人猶在三江外,同病凡經二紀馀。
    今日薦君嗟久滯,不惟文體似相如。

    寫景山水田園抒情

    * 關于紀經的詩詞 描寫紀經的詩詞 帶有紀經的詩詞 包含紀經的古詩詞(2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