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纖條的詩詞(120首)

    81 《無題》 元·張遜

    罘罳涼月午陰移,漠漠重簾怨阿螭。
    竹泫啼紅猶染淚,藕分纖碧尚牽絲。
    題封欲寄金條脫,收子休彈玉局棋。
    惆悵章臺南畔柳,何人折盡最長枝。
    ¤

    82 《楊柳枝詞》 清·吳綃

    宮柳初開一抹眉,武昌城下乍逢時。
    春來樹樹煙條綠,欲認何枝是舊枝。
    寒食東風已滿城,小枝纖弱拂啼鶯。
    東君不惜離人苦,又向前年折處生。

    83 《四景詩和孫僉判穎叔韻·荻塘柳影》 宋·趙時遠

    午天云淡日遲遲,水面長條帶影垂。
    不是纖腰渾不定,自緣無力受風吹。

    84 《楊柳詞(二首)》 明·成氏

    條妒纖腰葉妒眉,怕風愁雨盡低垂。
    黃金穗短人爭挽,更被東風折一枝。

    85 《賦得新月柳》 明·等慈潤公

    初月生明夜,嬋娟映柳時。
    幽暉凝露葉,淡影弄風枝。
    寫黛將開鏡,停梭未理絲。
    弦調銀指甲,佩曳翠腰肢。

    86 《柳枝詞》 明·郭濬

    送郎西上別魂消,卻道纖身似柳條。
    只恐別魂銷遠客,柳條翻似阿郎腰。

    87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88 《白下春游曲七首》 明·何良俊

    萬片夭桃迎笑靨,千條弱柳斗纖腰。
    潘妃死后芳魂在,散作城南一段嬌。

    89 《虎丘舟中見楊花撩亂飛入幕內感而賦之》 明·王同軌

    來時門前柳芽吐,到日窣地條如許。
    裊娜全傾掌上腰,纖長故斗機中縷。
    垂條百尺任毿毿,亂絮何緣飛滿天。
    認是雪花沾不濕,喚為梅片卻成團。

    90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9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2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93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
    去縣尚百里,側身勇前瞻。
    蕭條煙嵐上,縹緲浮青尖。

    94 《柳》 宋·陸游

    楊柳春風綠萬條,憑鞍一望已魂消。
    當年鳳集城邊路,曾愛纖纖拂畫橋。

    95 《煙波即事》 宋·陸游

    煙水蒼茫絕四鄰,幽棲無地著纖塵。
    蕭條雞犬楓林下,似是無懷太古民。

    96 《至后早赴館二首》 宋·張耒

    紅蠟妝梅冷未黏,柳條偷暖作纖纖。
    高樓殘白誰家雪,盡日天寒不卷簾。

    97 《大熱二首》 宋·歐陽修

    陽暉爍四野,萬里纖云收。
    羲和困路遠,正午當空留。
    枝條不動影,草木皆含愁。
    深林虎不嘯,臥喘如吳牛。
    蜩蟬一何微,嗟爾徒啾啾。

    98 《憶秦娥·著春衫》 宋·賀鑄

    著春衫。
    玉鞭鞭馬南城南。
    南城南。
    柔條芳草,留駐金銜。
    粉娥采葉供新蠶。
    蠶饑略許攜纖纖。
    攜纖纖。
    湔裙淇上,更待初三。

    99 《真珠髻》 宋·無名氏

    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殘冬時節。
    小圓幽徑,池邊樓畔,翠木嫩條春別。
    纖蕊輕苞,粉萼染、猩猩鮮血。
    乍幾日,好景和風,次第一齊催發。

    100 《書竄》 宋·梅堯臣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憤嫉。
    愿條一二事,臣職非妄率。

    * 關于纖條的詩詞 描寫纖條的詩詞 帶有纖條的詩詞 包含纖條的古詩詞(1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