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纖人的詩詞(1068首)

    601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諷諫

    602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603 《越州趙公救災記》 宋·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饑荒

    604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605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606 《同蔡君謨江鄰幾觀宋中道書畫》 宋·梅堯臣

    君謨善書能別書,宣獻家藏天下無。
    宣獻既歿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廚。
    鍾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
    開元大歷名流夥,一一手澤存有余。

    607 《玩月城西門廨中》 宋·鮑照

    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
    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
    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賞月敘事抒懷

    608 《大墻上蒿行》 魏晉·曹丕

    陽春無不長成,草木群類,隨大風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
    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
    我今隱約欲何為?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冬被貂鼲溫暖,夏當服綺羅輕涼。

    隱士勸誡

    609 《臨江仙·贈丁玲》 現代·毛澤東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時新。
    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
    三千毛瑟精兵。
    陣圖開向隴山東。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610 《蝶戀花·窈窕燕姬年十五》 近代·王國維

    窈窕燕姬年十五,慣曳長裾,不作纖纖步。
    眾里嫣然通一顧,人間顏色如塵土。

    一樹亭亭花乍吐,除卻天然,欲贈渾無語。
    當面吳娘夸善舞,可憐總被腰肢誤。

    611 《蝶戀花·急景流年真一箭》 近代·王國維

    急景流年真一箭,殘雪聲中,省識東風面。
    風里垂楊千萬線,昨宵染就鵝黃淺。
    又是廉纖春雨暗,倚遍危樓,高處人難見。
    已恨平蕪隨雁遠,暝煙更界平蕪斷。

    612 《擬行路難》 南北朝·鮑照

    璇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繡戶垂綺幕。
    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蘊芳藿。
    春燕差遲風散梅,開幃對影弄禽爵。
    含歌攬涕恒抱愁,人生幾時得為樂。
    寧作野中之雙鳧,不愿云間之別鶴。

    613 《擬行路難》 南北朝·鮑照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陽春夭冶二三月,從風簸蕩落西家。

    614 《喜晴》 宋·曾鞏

    天晴萬里無纖風,江平水面磨青銅。
    光華逸發萬物上,精氣夐與扶桑通。
    我行江漢道苦惡,十步九折遺西東。
    況遭積雨駕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615 《荷花》 宋·錢惟演

    水闊雨蕭蕭,風微影自搖。
    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纖腰。
    別恨拋深浦,遺香逐畫橈。
    華燈連霧夕,鈿合映霞朝。
    淚有鮫人見,魂須宋玉招。
    凌波終未渡,疑待鵲為橋。

    616 《滿庭芳 中州樂府》 金朝·吳激

    誰挽銀河,青冥都洗,故教獨步蒼蟾。
    露華仙掌,清淚向人沾。
    畫棟秋風裊裊,飄桂子、時入疏簾。
    冰壺里,云衣霧鬢,掬手弄春纖。

    617 《中秋不見月》 明·解縉

    吾聞廣寒八萬三千修月斧,暗處生明缺處補。
    不知七寶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徹乾坤萬萬古。
    三秋正中夜當午,佳期不擬姮娥誤。
    酒杯狼籍燭無輝,天上人間隔風雨。

    618 《戲筆賣魚歌為陳檢討題》 明·解縉

    長廊翠壁春風香,千絲綠玉垂青楊。
    沉沉雨濕鴛鴦瓦,飛絮無聲吹嫩涼。
    百戰健兒花刺身,雕龍纈錦青作鱗。
    蛇子鎖甲蛛網結,甘作中年無事人。

    619 《水調歌頭·土釜溫溫火》 宋·葛長庚

    土釜溫溫火,橐龠動春雷。
    三田升降,一條徑路屬靈臺。
    自有真龍真虎,和合天然鉛汞,赤子結真胎。
    水里捉明月,心地覺花開。

    620 《春日湖上五首》 宋·釋斯植

    繞堤莎草綠纖纖,老里吟情覺未厭。
    應是踏青天氣近,柳條多插野人檐。

    * 關于纖人的詩詞 描寫纖人的詩詞 帶有纖人的詩詞 包含纖人的古詩詞(10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