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紅棗的詩詞(101首)

    41 《中呂·山坡羊》 元·陳草庵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
    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
    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身無所干,心無所患,一生不到風波岸。

    小令諷喻抒情

    42 《霜天曉角·晚次東阿》 清·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
    過雨碧羅天凈,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
    十里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婉約紀行寫景

    43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明·徐威

    異鄉青嶂外,故里白云邊。
    北極懸雙眼,中秋度四年。
    燈前橫一劍,江滸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節寫景抒懷

    44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45 《踏莎行·春渚芹蒲》 元·倪瓚

    春渚芹蒲,秋郊梨棗。
    西風沃野收紅稻。
    檐前炙背媚晴陽,天涯轉瞬萋芳草。
    魯望漁村,陶朱煙島。
    高風峻節如今掃。
    黃雞啄黍濁醪香,開門

    46 《壽李參政壁》 宋·崔與之

    青年老仙紫云旄,函關西度天風高。
    手攜拄下五千卷,來擅一世文章豪。
    玻璃江頭梅欲蕾,蟆頤山麓寒方鏖。
    飚車羽輪下霄漢,人以萬鶴如云濤。

    47 《東林寺》 宋·芮燁

    修竹長林羅水車,梵王家近葛仙宮。
    耳聞清磬是非靜,心領菩提名利空。
    啖棗尚知前世事,拈花還遇上機翁。
    抽簪若得燒丹訣,莫負扶桑半夜紅。

    48 《摸魚子·買陂塘旋栽楊柳》 元·馬熙

    買陂塘旋栽楊柳,參知三島機務。
    方壺圓嶠千夫力,揮汗已能成雨。
    鳧立渚。
    看兩兩胎禽,俯伏紅云嶼。

    49 《春懷六首》 明·孫承宗

    獵火千群向曉紅,凌河冰泮未全通。
    棗龜有意戡靈武,風鶴無人呼八公。
    屬國貒弓彎漢月,上林鴻帛系秋風。
    如山飛挽填遼海,杼軸誰憐空大東。
    ¤

    50 《楊教師槍歌》 明·唐順之

    老楊自是關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斗輕健。
    謂余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

    51 《輦下曲》 宋·戴埴

    舊來聞說京師樂,香街十里春風箔。
    朝踏金梯入鳳樓,暮下瓊鉤延翠幄。
    蛾綠梅花裝,淑質蘭蕙芳。
    笙歌棗下曲,琵琶陌上桑。

    52 《潯陽江樓》 宋·劉植

    樓壓潯陽地望雄,四無倚著拄晴空。
    九支江匯欄干外,雙劍峰明霧靄中。
    庾令聲名猶昨日,屈平蘭芷又薰風。
    綢繆牖戶知何計,須及長淮棗未紅。

    53 《和顏長官百詠·邊庭》 宋·朱繼芳

    虜退邊方得暫寧,棗兒紅近莫休兵。
    漢家錯信和親議,不見胡雛與父爭。

    54 《行路難(七首)》 元·郭翼

    贈君葡萄之芳醇,瓊瑰玉佩之鏘鳴,昆吾鹿盧之寶劍,空
    桑龍門之瑟琴。
    紅顏暉暉不長盛,流光欺人忽西沉。
    愿君和樂兮欣欣,聽我再歌行路吟。

    55 《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 宋·蘇軾

    新苗未沒鶴,老葉方翳蟬。
    綠渠浸麻水,白板燒松煙。
    笑窺有紅頰,醉臥皆華顛。
    家家機杼鳴,樹樹梨棗懸。

    56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宋·蘇軾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須。
    紅顏白發驚妻孥,覽鏡自嫌欲棄軀。
    結茅窮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盧。
    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煩一呼。

    57 《答陳述古二首》 宋·蘇軾

    漫說山東第二州,棗林桑泊負春游。
    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卻自羞。
    小桃破萼未勝春,羅綺叢中第一人。
    聞道使君歸去后,舞衫歌扇總生塵。
    (陳有小妓,述古稱之。

    58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59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60 《寄餾合刷瓶與子由》 宋·蘇軾

    老人心事日摧頹,宿火通紅手自焙。
    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兒嬌女共燔煨。
    寄君東閣閑烝栗,知我空堂坐畫灰。
    約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棗待翁來。

    * 關于紅棗的詩詞 描寫紅棗的詩詞 帶有紅棗的詩詞 包含紅棗的古詩詞(1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