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紅臨的詩詞(1322首)

    241 《臨川橋歌》 宋·陳騤

    壯兮滄溟跨螮蝀。
    疑若有神施磨礲,鞏然不動如華崧。
    環瞻山幄凝翠空,

    242 《臨水》 宋·黃亢

    人生朝復暮,水波流不駐。
    去年昨日水,今日到何處。
    惆悵雨殘花,嫣紅隨水去。
    花落水東流,識盡人生事。

    243 《臨高臺》 宋·沈濬

    上臺意悲傷,下臺夢顛倒。
    不緣臺高下,心腸自草草。
    臺下東西水,水繞南北道。
    一水一重山,紅顏望中老。

    244 《臨川洪守游南湖命予賦詩》 宋·徐恢

    芙蓉堂前春水綠,芙蓉堂后春花開。
    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車如雷。
    輕舟弄水買一笑,游人競逐墻陰來。
    浪痕不受塵滓涴,東風吹入黃金杯。

    245 《挽知臨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 宋·曾子良

    立海終風黑,洗光雙日紅。
    余波濺渤解,仙仗岌崆峒。
    宗廟神靈在,公師禮數崇。
    平生精履屐,尚覺小臣忠。

    246 《賦得東美人臨潭水二十韻》 明·等慈潤公

    窈窕東鄰媛,明靨綠水洲。
    有懷殊繾綣,無夢獨夷猶。
    泛瑟來湘浦,為云下楚丘。
    洛妃嬌自倚,漢女愧同游。

    247 《覆舟山臨望》 明·顧源

    覆舟山頭霽景明,長松落落厓石平。
    回巒秀嶺低復昂,傳聞此地為臺城。
    南望建章宮,佳氣何郁蔥。
    秦淮樹中流,遙與宮門通。

    248 《臨江仙·細馬遠馱雙侍女》 宋·蘇軾

    細馬遠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
    溪山好處便為家。
    誰知巴峽路,卻見洛城花。
    面旋落英飛玉蕊,人間春日初斜。
    十年不見紫云車。
    龍丘新洞府,鉛鼎養丹砂。

    249 《臨津》 宋·王安石

    臨津艷艷花千樹,夾徑斜斜柳數行。
    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自綠衣郎。

    250 《臨平道中》 宋·范成大

    煙雨桃花夾岸栽,低低渾欲傍船來。
    石湖有此紅千葉,前日春寒總未開。

    251 《臨江仙·手種門前烏桕樹》 宋·辛棄疾

    手種門前烏桕樹,而今千尺蒼蒼。
    田園只是舊耕桑。
    杯盤風月夜,簫鼓子孫忙。
    七十五年無事客,不妨兩鬢如霜。
    綠窗剗地調紅妝。
    更從今日醉,三萬六千場。

    252 《臨江仙·祗恐牡丹留不住》 宋·辛棄疾

    祗恐牡丹留不住,與春約束分明。
    未開微雨半開晴。
    要花開定準,又更與花盟。
    魏紫朝來將進酒,玉盤盂樣先呈。
    鞓紅似向舞腰橫。
    風流人不見,錦繡夜間行。

    253 《上巳臨川道中》 宋·陸游

    二月六夜春水生,陸子初有臨川行。
    溪深橋斷不得渡,城近臥聞吹角聲。
    三月三日天氣新,臨川道中愁殺人。
    纖纖女手桑葉綠,漠漠客舍桐花春。

    254 《六日小飲園中光景暄妍紅梅已拆恍記在果州時》 宋·陸游

    輕裘駿馬金泉路,默數新春又九年。
    風景不殊人自老。
    忽驚作夢到臨川。

    255 《登度雪臺,下臨桃李徑》 宋·楊萬里

    桃花夾外李當中,三徑花開兩徑紅。
    獨繞畫檐無個事,自攜團扇撲黃蜂。

    256 《寄題臨武知縣李子西公廨君子亭》 宋·楊萬里

    王家喚竹作此君,周家喚蓮作君子。
    泥中懷玉避俗塵,水上開花超大地。
    紅裳翠蓋在眼中,欲往從之隔秋水。
    牡丹貴人非吾徒,籬菊隱士堪鄰居。
    李侯岸巾對芙蕖,不寄新詩來起予。

    257 《耒將之臨淮旅泊泗上屬病作迎候上官不敢求告》 宋·張耒

    謀身不解免飄蓬,零落孤舟西復東。
    雙鬢雖青應早白,病顏更醉不成紅。
    崎嶇避俗人難合,憔悴多愁疾易攻。
    莼菜碧鱸秋正美,步兵終欲向江東。

    258 《壬午正月望夜赴臨汝宿襄城古驛縣有古寺家人》 宋·張耒

    江城收燈寒寂歷,里巷閉門不復出。
    蓬茅數屋逐臣廬,門前樵牛臥斜日。
    老人擁褐爐前睡,眼冷不眠思往事。
    去年襄城古驛亭,野縣風埃尋古寺。

    259 《聞紅鶴有感》 宋·張耒

    東風吹曉麥青青,柯山樹頭紅鶴嗚。
    窗間夢斷客嘆息,憶我去年臨汝城。
    平池朱閣花如雪,峴山少室兩奇絕。
    豈知崎嶇黃土崗,茅屋蘆籬風雨折。
    殷勤寄語望嵩樓,此身強健會重游。
    陳跡再尋難料得,正如三到舊黃州。

    260 《次韻子瞻以紅帶寄王宣義》 宋·黃庭堅

    參軍但有四立壁,初無臨江千木奴。
    白頭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鞵稱老夫。
    滄江鷗鷺野心性,陰壑虎豹雄牙須。
    鷫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帶鄰翁無。

    * 關于紅臨的詩詞 描寫紅臨的詩詞 帶有紅臨的詩詞 包含紅臨的古詩詞(13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