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紆縈的詩詞(238首)

    221 《留題江亭》 宋·釋紹嵩

    晚涼閑步向江亭,山色偏於晚有情。
    采索平時墻婉娩,飛花滿眼句縱橫。
    五峰遙拱千巖秀,四水縈紆十里程。
    鵲噪鴉啼俱喜色,望中渾恐是蓬瀛。

    222 《送東川本之太白》 宋·釋紹曇

    萬松關險路縈紆,門掩深云窄有余。
    佛過低頭不妨得,且圖人見額邊珠。

    223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小魚吞大魚,直路太縈紆。
    古帆休更問,處處得逢渠。

    224 《游潘墺魏都冶墓庵》 宋·舒岳祥

    弄日微陰駕筍輿,柴桑五子共攜扶。
    云門鐘鼓先朝賜,丞相門庭近日殊。
    綠樹兩行溪貫串,青巒百摺路縈紆。
    惟余守冢鷹窠在,采捕令嚴無牧芻。

    225 《發牛山》 宋·蘇頌

    山坂縈紆道阻長,數程行處尚相望。
    晨裝方指南高外,宿館還趨北斗方。
    既乏遠謀慚肉食,空將衰鬢冒寒霜。
    卻尋十載曾行地,風物依然土境荒。

    226 《和使回過松子嶺》 宋·蘇頌

    石徑縈紆甚七盤,披榛策馬上煙巒。
    回頭卻見臨潢境,千里猶如指掌看。

    227 《效范景仁侍郎次韻和君實端明長句奉呈龍舒楊》 宋·蘇頌

    公居幽絕誰能紀,欲到應須勞屐齒。
    從官出入路縈紆,況今又去藩龍舒。
    人在天南居在北,鄉心千里云山碧。
    山庭不用勒移文,時樂中和歸未得。

    228 《如寧庵》 宋·孫應時

    川原相縈紆,林谷遞深秀。
    步迎流水聲,聒聒新雨后。
    愴然瞻故丘,喬木百年舊。
    精廬跨略彴,苔竹故幽茂。

    229 《出成都西郊》 宋·孫應時

    笑指西山去,縈紆傍水行。
    寒灘瀉清淺,古木映疏明。
    雪意垂垂合,川光莽莽平。
    暫將塵事隔,已復動詩情。

    230 《夢蜀中一山寺日龍塘有龍祠余似嘗屢游也別之》 宋·孫應時

    客游幾度到龍塘,沙路縈紆草木香。
    雪后江山馀壯觀,秋來樓閣記新涼。
    百年此役何時再,萬里東歸吒興長。
    風景留人重回首,猶須好句與平章。

    231 《張道士山房次程南仲韻》 宋·楊公遠

    丹房蕭灑絕纖埃,石逕縈紆闢草萊。
    窗外果從猿摘去,山中芝藉鶴銜回。
    一甌白雪湯輕注,三尺青蛇匣不開。
    如許清虛塵世隔,明朝再約抱琴來。

    232 《凈居院》 宋·于石

    峰回澗曲路縈紆,萬壑中藏一畫圖。
    雪墮枯枝龍解甲,藤纏怪石虎生須。
    滿樓山色自濃淡,隔竹泉聲半有無。
    紙帳蒲團清思足,更添梅種兩三株。

    233 《春盡偶書》 宋·喻良能

    溪流如帶碧縈紆,滿地閒花雜野蔬。
    濃淡柘陰三月暮,淺深山色晚晴初。
    頗驚井落家徒壁,卻喜盤餐食有魚。
    蜀魄健啼春又老,揮鞭吾亦憶吾廬。

    234 《夜宿浮石山崇福寺上方題壁》 宋·喻良能

    窈窕尋支徑,縈紆度密林。
    岸回溪更駛,峰轉塢逾深。
    僧梵云邊寺,鐘魚竹里音。
    解鞍生妙興,倚檻凈煩襟。

    235 《磬湖小山激水作小溪》 宋·喻良能

    平湖激水轉山流,石澗縈紆走碧虬。
    料得丹青無貌處,白蘋紅蓼滿汀州。

    236 《登嘉州萬景樓》 宋·袁說友

    我行大江西,勝槩數追逐。
    南樓岳陽上,雄絕快心目。
    今到西南第一樓,嗟哉余子真碌碌。
    巖層嶂疊匝天外,蒲凈葭叢蘸江曲。

    237 《翻流水》 宋·袁說友

    荊江七百拗如讎,盡日縈紆倒轉舟。
    不必瀟湘時逆泛,清波今日不翻流。

    238 《展掃先塋》 宋·袁說友

    寂寞千松老,縈紆一水通。
    重來驚鬢雪,遺恨滿春風。
    拱木人何在,傷心淚已窮。
    羇懷不成寐,月落半山空。

    * 關于紆縈的詩詞 描寫紆縈的詩詞 帶有紆縈的詩詞 包含紆縈的古詩詞(2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