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紫府的詩詞(649首)

    601 《夏至日祀閼伯于開元宮前三日省中齋宿三首》 宋·魏了翁

    書生只慣野人廬,誰識潭潭省府居。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閣上四廚書。

    602 《制置丁少卿生日》 宋·魏了翁

    皜皜陵霄獨鶴飛,九芙蓉里爛生輝。
    青陽少府舊弓冶,白石先生新杼機。
    閱盡世紛磨不磷,聽渠公論是邪非。
    恭惟陛下方新政,小卻猶應伴紫薇。

    603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604 《上曹憲使五十韻》 宋·程公許

    驥不稱其力,文當與德兼。
    褊能多悻悻,小器成沾沾。
    行世吾誰與,窺公意自厭,秉心漫以格,植操靜而廉。

    605 《理舟入奉大對臨發有賦》 宋·程公許

    弱齡誦書史,所慕在經世。
    靦顏科目中,頗恨愆素志,天府兩貢書,恥逐時粧媚。
    諸公娛樂賞音,偶玷春官第。

    606 《壽漕使者帥黃大監》 宋·程公許

    金華仙人紫綺裘,朝戲三山暮十洲。
    偶經劍浦弭節留,浪花噴雪躍虯。
    海若禠氣馮夷愁,精英為公一日收。
    義理之窟探魯鄒,詞章之工近韓歐。

    607 《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 宋·程公許

    仙李蟬嫣系緒長,彤巖譜牒自曹王。
    滔滔江漢流波漫,濯濯芝蘭奕葉芳。
    陵井已偕儒術顯,異巖尤擅史才良。
    榆枌倍借鈞重,閥閱高騰萬丈光。

    608 《宮詞一百首》 宋·岳珂

    樂府仙韶奏九成,披香別殿瑞煙凝。
    紫云不待傳新曲,春在瑤臺第一層。

    609 《唐許渾烏絲欄詩真跡贊》 宋·岳珂

    玉{上竹下氏}詩府旌陽仙,驂鸞翳鳳珊瑚鞭。
    羽裳云錦朝帝垣,天鳳戛佩披瑯玕。
    瑤階十二琪樹連,珠暉璧魄環非煙。
    手按碧蕊丹葩鮮,昆閬七七爭芳妍。

    610 《吳越三王判牘帖贊》 宋·岳珂

    玉冊之樓壓吳杭,三川錦繡開故鄉。
    英姿颯颯熊虎相,紅袍金印交煒煌。
    百年霸府儀物龐,山判近出功臣堂。
    鳳宅畫諾鵲抵章,五云八體嚴且莊。

    611 《賀新郎·燕子呢喃語》 宋·吳潛

    燕子呢喃語。
    小園林、殘紅剩紫,已無三數。
    綠葉青枝成步障,空有蜂旋蝶舞。
    又寶扇、輕搖初暑。

    612 《壽遂寧李漕》 宋·李曾伯

    今世儒宗一泰山,暫乘紫氣下函關。
    主盟道學周程上,伯仲詩名李杜間。
    少府暫分膚使節,甘泉合在侍臣班。
    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檣待賜環。

    613 《壽襄閫》 宋·李曾伯

    江南三月春事濃,人間處處熙東風。
    山陰亭下羽觴舉,長安小邊簫鼓從。
    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鈍鐵鉞朽。
    神州風景雖慷慨,已付新亭一杯酒。

    614 《木犀》 宋·方岳

    葉葉寒清粟粟黃,何年月斧落吳剛。
    秋風誤到人間世,幽壑難藏天上香。
    渺立塵氛群玉府,獨餐沆瀣碧云鄉。
    生來不并凡紅紫,合在蟾蜍蜆滴旁。

    615 《次韻張錄攜書見過》 宋·方岳

    君家自有神奇在,底用濃熏到馬班。
    黃石一編燈火外,紫芒雙劍斗牛間。
    誰能莫府初開印,聞有詩人便入山。
    雨過勘廳春草綠,與吾意思政相關。

    616 《山居七詠·丹桂軒》 宋·方岳

    何年進入玉華宮,香到君王紫禁楓。
    月府歸來衫袖冷,蟾蜍滴露洗秋紅。

    617 《秋試已近用韻勉兒輩》 宋·李昴英

    鄴軸輪囷數世藏,乃翁曾讀被龍光。
    詩書有種芥拾紫,科舉催人槐落黃。
    學到自然名盛大,文工更要理深長。
    歲當酉戌吾家旺,月府先教竇桂香。

    618 《木蘭花》 宋·衛宗武

    頗費東君巧,晚春才有芳。
    森森紫毫束,艷艷粉囊張。
    凡木難仝譜,猗蘭只有香。
    花名傳樂府,雅調更悠揚。

    619 《似鄭宗平》 宋·陳著

    幕府新開紫氣臨,紅蓮綠水照初心。
    宦游受用家庭訓,公退尋盟湖海吟。
    傍塔山居真吏隱,酌碑潭飲當官箴。
    自矜出谷兒嬉老,一面春風得最深。

    620 《題金粟洞》 宋·胡仲弓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擬帽峰猶未足。
    有人曾此坐丹爐,有人曾此安碁避。
    一朝悟道歸去來,依舊紫云鎖林屋。
    武榮賈客來洛陽,手攜尺書叩巖谷。

    * 關于紫府的詩詞 描寫紫府的詩詞 帶有紫府的詩詞 包含紫府的古詩詞(6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