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紫復的詩詞(1042首)

    721 《客舍雨中聽江卿吹簫》 明·高啟

    客中久不聞絲竹,此夕逢君吹紫玉。
    斷猿哀雁總驚啼,我亦無端淚相續。
    數聲裊裊復嗚嗚,散入寒云細欲無。
    愁望洞庭空落木,夢游秦苑總荒蕪。

    722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 明·高啟

    我酒且緩傾,聽君放歌行。
    君歌意何苦,慷慨陳平生。
    少為斗雞兒,鮮裘奪春明。
    走馬出飛彈,撇捩夸身輕。

    723 《送邵大兄知果州》 宋·晁說之

    先生之子征聘日,自當黌舍稱先生。
    即今白頭青眼絕,空持短策長安城。
    漢宮雨露一朝到,劍閣山川五馬行。
    既成詩書鄒魯俗,難忘家世伊洛情。

    724 《送壇守赴闕》 宋·晁說之

    昔時江南士人輕吳會,正如長安洛陽論賓主。
    自從九州花開一日來,欣欣不復聞此語。
    明州太守江南英,信美之鄉是吾土,莫言只飲甬水便無情。

    725 《九日陪韓三十六丈大夫集李德充家再蒙賦詩相》 宋·晁說之

    丈人邂逅共悲凄,九日芳樽敢有期。
    感慨既能追壯士,驩欣復自學群兒。
    菊憎紫蕊侵黃蕊,萸憤南枝勝北枝。
    蕭史高樓幸登眺,但慚清唱手空垂。

    726 《七夕》 宋·王禹偁

    去年七月七,直廬閑獨坐。
    西日下紫微,東窗暉青瑣。
    露柳蜩忽鳴,風簾燕頻過。
    寂寂紅藥階,槿花開一朵。

    727 《次韻和仲咸對雪散吟三十韻》 宋·王禹偁

    靜對春天雪,時烹月俸茶。
    久閑便澹薄,漸老厭諠嘩。
    徙倚終朝看,溟蒙向曉加。
    應同頭上發,復亂眼中花。

    728 《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 宋·王禹偁

    鉅賢如木鐸,一振聲蓋代。
    丈人文曲星,譴謫落下界。
    辭源發昆侖,意盡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負文彩。

    729 《五哀詩故尚書虞部員外郎知制誥貶萊州司馬渤》 宋·王禹偁

    文自咸通後,流散不復雅。
    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艷冶。
    高公在紫微,濫觴誘學者。
    自此遂彬彬,不蕩亦不野。

    730 《一品孫鄭昱》 宋·王禹偁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門。
    鞭馬六十里,暮投中書村。
    村翁館我宿,茅屋欲黃昏。
    有客忽投刺,自稱一品孫。

    731 《不見陽城驛》 宋·王禹偁

    不見陽城驛,空吟昔人詩。
    誰改避賢郵,唱首元微之。
    微之謫江陵,顦悴為判司。
    路宿商山驛,一夕見嗟咨。

    732 《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 宋·王禹偁

    申湖在陜服,自昔名所重。
    許昌遺唐律,人口尚傳誦。
    舊跡固蓁莽。
    勝概猶出眾。

    733 《太一宮祭回馬上偶作寄韓德純道士》 宋·王禹偁

    去年暨今夏,承詔祠天神。
    昔當搖落時,宮葉紅紛紛。
    此來芳春暮,宮草青蓁蓁。
    三日奉齋潔,百骸祛垢氛。

    734 《憶昔》 宋·劉克莊

    晚遇先皇詔起家,負金蓮炬紫薇花。
    犯顏屢抗涂歸疏,斷腕難操起復麻。
    愚不入時逃北谷,老難待漏守東華。
    人生惟有村田樂,未覺封侯勝種瓜。

    735 《題趙西里詩卷二首》 宋·劉克莊

    紫芝仲白飛仙去,常恐英才不復生。
    人嘆斯文逢厄運,天留此老主齊盟。
    執鞭孰可為之御,序齒吾猶事以兄。
    未必時人能著價,后千百載話頭行。

    736 《哀二僧》 宋·劉克莊

    送迎懶更下禪床,撐拄猶堪坐道場。
    大眾□□□□病,小師忽報惠休亡。
    庵荒空復留遺偈,□□□□□厚藏。
    吾老此詩聊贈別,塔銘合屬紫薇郎。

    737 《留侯一首》 宋·劉克莊

    一槌復九世讎,編書封萬戶侯。
    指視紫芝翁出,身從赤松子游。

    738 《朔齋竹溪盛稱鑒臺李君談天小詩戲贈》 宋·劉克莊

    品題經二紫薇公,攜袖中詩訪老農。
    遠祖似曾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風。
    自憐槁木灰生意,絕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鄉魚稻熟,耄夫不復問窮通。

    739 《寄題南康胡氏春風堂》 宋·劉克莊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時對床聽風雨,有時共燈窺簡冊。
    大兄獨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職。
    一門和氣常如春,紫荊花開庭草碧。

    740 《過揚子江》 宋·王令

    長江來何從,遠自西極詹。
    中破蜀山流,始與巴水兼。
    川原日混合,淚射勢益嚴。
    奔渾萬里流,不自頃刻淹。

    * 關于紫復的詩詞 描寫紫復的詩詞 帶有紫復的詩詞 包含紫復的古詩詞(10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