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素屏的詩詞(300首)

    61 《叔治遺草蟲枕屏》 宋·梅堯臣

    世傳毗陵畫,妙絕僧居寧。
    不為權貴逼,所與乃忘形。
    英機三尺素,落筆酒未醒。
    忽為雙飛蜂,忽就一蜻蜓。

    62 《素馨花》 宋·傅伯成

    昔日云鬟鎖翠屏,只今煙冢伴荒城。
    香魂斷續無人問,空有幽花獨擅名。

    63 《狄詠石屏》 宋·蘇軾

    霏霏點輕素,渺渺開重陰。
    風花亂紫翠,雪外有煙林。
    雪近勢方壯,林遠意殊深。
    會有無事人,支頤識此心。

    64 《賀新郎·著厭霓裳素》 宋·辛棄疾

    著厭霓裳素。
    染胭脂、苧羅山下,浣沙溪渡。
    誰與流霞千古醞,引得東風相誤。
    從臾入、吳宮深處。

    65 《送李德素歸舒城》 宋·黃庭堅

    僧夏莫問途,麥秋宜煮餅。
    北寺旬休歸,長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蒼璧影。
    李侯為我來,遽以歸期請。

    66 《和圣俞詠昌言五物·淡樹石屏》 宋·司馬光

    昔行鞏洛間,馬瘦天復陰。
    寒煙淡不收,一拂橫長林。
    當時無畫工,負此清賞心。
    今朝石上跡,歷歷皆可尋。

    67 《枕屏兒》 宋·無名氏

    江國春來,留得素英肯住。
    月籠香,風弄粉,詩人盡許。
    酥蕊嫩,檀心小,不禁風雨。
    須東君、與他做主。

    68 《詠歐陽永叔文石硯屏二首》 宋·梅堯臣

    鑿山侵古云,破石見寒樹。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隱孤壁,紫錦藉圓素。
    山只與地靈,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獲,裁為文室具。
    獨立筆硯間,莫使浮埃度。

    69 《賦石昌言家五題其四懷素草書》 宋·梅堯臣

    往在河南佐王宰,王收書畫盈數車。
    我於是時多所閱,如今過目無遯差。
    石君屏上懷素筆,盤屈瘦梗相交加。
    蒼虬入云不收尾,卷起海水秋魚蝦。

    70 《寒林石屏》 宋·王令

    虢山之遠數千里,虢石之重難將持。
    舟車虢來每苦重,釜盎尚棄不肯攜。
    茍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遠載以來。
    何況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換千瓊瑰。

    71 《曾表勛畫屏》 宋·曾幾

    筆端水遠又山長,瀟灑吾宗白面郎。
    薺樹煙中分瑣細,葉舟沙外見微茫。
    不宜朝士聽雞枕,政愜幽人夢蝶床。
    欲恐非關毫素事,此身元住玉溪旁。

    72 《早秋山水硯屏》 宋·文同

    晚靄隔遠岫,秋容入平林。
    方素僅盈尺,巖谷能許深。

    73 《是夕宿至錦屏山下》 宋·邵雍

    尋常看月亦嬋娟,不似今宵特地圓。
    疑是素娥紓宿憾,相逢為在錦屏前。

    74 《黃筌畫屏》 宋·李石

    阿筌千頃本胸中,學道分明畫手同。
    筆削來追麟獲后,丹青為洗馬群空。
    登堂欲與修遺履,空戶何由返大弓。
    尚有滄溟垂素壁,且防蠅誤污屏風。

    75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 宋·程公許

    西陲失支吾,如老屋積腐。
    墻闥縱蹂躪,堂屋何依怙。
    伊誰階此厲,乃為元老誤。
    疾痛切吾身,利鈍難逆睹。

    76 《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 宋·程公許

    平章江浙素馨種,小白花山瓜葛親。
    借取水沉薰玉骨,便如屏障喚真真。

    77 《紅林檎近 水屯冬景,次錢素 韻》 元·邵亨貞

    云樹風初勁,霧窗晴尚慳。
    雁落野塘暝,鶴鳴水村寒。
    重來尋梅徑里,漸喜嫩萼堪看。
    向日院宇荒閑。

    78 《紅林檎近 水屯冬景,次錢素 韻》 元·邵亨貞

    云樹風初勁,霧窗晴尚慳。
    雁落野塘暝,鶴鳴水村寒。
    重來尋梅徑里,漸喜嫩萼堪看。
    向日院宇荒閑。

    79 《題零陵石屏》 宋·舒岳祥

    大山插洪瀾,定是關仝筆。
    縑素不能永,壁石寫雄逸。

    80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唐·王勃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瑤軒綺構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
    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斜對甘泉路,蒼蒼茂陵樹。

    * 關于素屏的詩詞 描寫素屏的詩詞 帶有素屏的詩詞 包含素屏的古詩詞(3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