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精通的詩詞(615首)
581
《皇帝初郊大禮慶成詩》 宋·蘇頌
六帝貽謀圣繼明,兩宮崇祀上躬行。
熙壇初展嚴禋報,觀盥三終孝享成。
仰法祖宗尊本始,致隆高厚罄純精。
告虔并薦圓方玉,在滌交充繭栗牲。
583
《張子安求無處道人挽詞》 宋·蘇籀
芙蓉城闕宜通籍,姑射山頭素卜鄰。
舉世難工斷腸句,何時再得捧心人。
芝蘭奕代傳遺懿,玉樹千年鎖暗塵。
珍重清風入襟袖,每篇佳處想精神。
586
《阮咸》 宋·徐鈞
矯俗竿懸犢與褌,幾非人道謾夸論。
卻于奇律通精妙,制作新書今尚存。
588
《贈醫者鄧獻匡》 宋·楊時
天地一氣猶冶甄,埏埴萬匯隨方圓。
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風中物如戈鋋。
天元玉冊有遺義,探索始自三皇前。
桑君越人不世出,鑱石鍼灸誰能傳。
590
《題旌忠廟次王龜齡韻》 宋·喻良能
睢陽截然當賊中,嬰城既久糧食空。
矢死不降有二公,更史皎皎書其忠。
國家涵養自建隆,上至鹓鷺下羆羆。
一節一義皆獲通,無不昭然簡宸衷。
591
《筠溪》 宋·喻良能
精舍仍幽處,深溪冒淺篁。
寒聲隨浪起,翠影共流長。
斷岸通秋月,虛檐受夏涼。
雖無杜陵韻,絕勝贊公房。
596
《擬古》 宋·張九成
平居自相樂,忽焉成別離。
君居天之南,我墮海之涯。
四海豈不大,非君誰我知。
狡兔營三窟,鷦鷯安一枝。
勿云千里遠,相見無遲緩。
精誠儻可通,指日日猶反。
毋為浪相思,我老尚能飯。
* 關于精通的詩詞 描寫精通的詩詞 帶有精通的詩詞 包含精通的古詩詞(6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