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精識的詩詞(524首)

    381 《用秦公贈李次仲韻呈次仲三首》 宋·曹勛

    靈明獨耀駐年華,九任玄歸有等差。
    帝一澄明藏水火,昆丘凝結粲云霞。
    金精盛處須尋兔,火棗成時要似瓜。
    識得神仙木中子,丹腴原及小生家。

    382 《選上人素履精修仆先識於崇信岑寂之時重來見》 宋·曹勛

    我初游赤城,松竹空函丈。
    師時奉諸佛,略不乏供養。
    茲游再見之,談笑益夷曠。
    橫披慰老眼,罌粟煎夜餉。
    不以三生緣,遂作一指想。
    新蕉展時雨,風鑾鳴晝講。
    勉旃自愛重,公才定龍象。

    383 《和陶詠貧士七首》 宋·吳芾

    淵明抱歸興,未老辭華軒。
    應謂役于人,豈如歸田園。
    在家貧亦好,滿眼是風煙。
    親戚可晤晤,書史可精研。
    妻子識此意,相對無間言。
    時取新酒漉,一笑中圣賢。

    384 《送丁子昭左司湖南運副》 宋·李流謙

    昔年九轉金精熒,鸞幢鵠節飛青冥。
    偶同雞犬舐殘粒,至今未脫塵中塵。
    平生不識紫芝面,邂逅天涯忻一見。
    安有斯人可棄捐,置身只合金鑾殿。

    385 《題水墨羅漢》 宋·李洪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備棲覺地。
    龐眉山立孰寫真,水墨良因作游戲。
    明窗棐幾氎巾凈,竹爐柏子香云細。
    條繩乍解目增明,短幅溪藤聯數紙。

    386 《隆興改元初余為永嘉監倉時登忠義堂睹顏魯公》 宋·李洪

    明皇不識顏平原,我觀舊史心慨然。
    天寶末年事大昏,邊將騁兵相盜權。
    忽聞漁陽鼓鼙震,二十四郡城無堅。
    霓裳驚破西行蜀,妃子倉皇死馬前。

    387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388 《代魏丞相為錢參政壽》 宋·樓鑰

    天臺杰立滄海東,古今名士長相從。
    神游八極司馬子,擲金作賦孫興公。
    松窗先生千載士,文價道骨相與同。
    芙蓉為裳蘭為佩,一笑坐斷千山峰。

    389 《壽安撫伯父》 宋·樓鑰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綸才,剸劇裁繁特余事。

    390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391 《次韻和答周伯壽送行》 宋·趙蕃

    秋月日以明,秋風日以清。
    秋今且云暮,而我遄東征。
    雖云別寓邦,且復遵故程。
    久結山水念,況關朋友情。

    392 《范湘監務許惠其父盤溪居士詩先往數語焉》 宋·趙蕃

    國朝幾名家,在蜀蘇與范。
    斯文何與人,竟作南荒竄。
    盤溪諸子行,少小便精悍。
    早從宜州游,句法悟骨換。

    393 《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寫望》 宋·汪莘

    一朵烏云起天末,倏忽長驅半天闊。
    云頭到處急雨來。
    雨腳錯落飛河魁。
    吹以南箕更豪橫,打窗噴壁催吟詠。

    394 《贈祁門不老山高法師》 宋·汪莘

    鰲山萬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
    拔足壯能軒物表,洗心清不渾塵囂。
    洞天別有風光異,人世那知宇宙遙。
    云覆醮壇閑悄悄,煙凝仙室靜蕭蕭。

    395 《雪中同趙倉從之泛舟餞錢憲文季酒中劇談漢事》 宋·曹彥約

    冬序玄以冥,閉塞乃共職。
    巧作六花飛,與天為粉澤。
    初舞若狂然,既定稍真積。
    坐令宇宙間,萬象變顏色。

    396 《和趙靜樂梅韻》 宋·鄭清之

    司寒駕天騁軌力,凍合冰蠶不成織。
    皮膚皸瘃雪滿衣,真人恬漠與道息。
    一花挺出萬木僵,其友松筠乃能識。
    清香遠到惟德馨,素質自持無異色。

    397 《昨雖移韻於蘭然石鼎聯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賦一》 宋·鄭清之

    好惡移人信有力,宮姬尚取昆侖織。
    剛姿未必廣平愛,皓首誰憐趙岐息。
    夷車衡茝蓀芷荃,富矣離騷夸博識。
    靈均頌橘不及梅,內白孰為有精色。

    398 《潼川憲司拓圃筑亭取康節語名以四春得古詩十》 宋·魏了翁

    皇天平四時,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職,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陽煒,萬物皆精神。

    399 《羅五星善奕棋干詩》 宋·魏了翁

    少年不識棋,但見剝剝琢琢更相圍。
    有人指授予,沖關奪角劫復持。
    少年不識星,但見腷腷膊膊還如棋。
    亦有告予者,縮贏伏見元有期。

    400 《約書院諸友過石洞津檢校堤役》 宋·魏了翁

    天闊山頭頭,江空石齒齒。
    清霜肅宇宙,物物露根柢。
    是開明年春,萬匯從此始。
    人事胡不然,臨流方識不。

    * 關于精識的詩詞 描寫精識的詩詞 帶有精識的詩詞 包含精識的古詩詞(5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