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精解的詩詞(417首)

    40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豈將容易話長生,辛苦徒勞業未精。
    安肯便教貪上得,先須禮讓后純誠。
    絳霄音旨人難解,白雪消停豎有橫。
    象外仙山諸境趣,若非修煉躡三清。

    40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百法還丹數,玄門各自深。
    真空光似日,解脫本由心。
    迷惑終無應,精修重古今。
    循環豈暫息,七寶聚高岑。

    40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得道超凡圣,逍遙本是緣。
    群迷難解會,我且不虛傳。
    但信恒無斷,精窮用意專。
    審聽明譬諭,勿被俗情牽。

    40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我詠杳冥中,萬物齊歸各異同。
    曉解精微無所著,先從含識踐真空。
    希夷自變剛柔理,述作縱橫道不窮。
    剖判三才堪測度,輝華積德上玄功。

    405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 宋·宋無

    霧氣沈坤極,濤聲撼北溟。
    云霞五色水,丹碧萬重屏。
    脈絡華夷秀,并吞宇宙青。
    石梁橫地戶,洞構壓同霆。

    406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407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408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409 《編聯偶作》 宋·蘇籀

    躭飫神奇致,思研理趣幽。
    崎嶇由考仿,勉勵似鉏耰。
    明耀鑒頻拭,醇精酒屢酘。
    編聯存只字,解悟失全牛。

    410 《古勸學行》 宋·蘇籀

    昔歲原伯魯,前日棘子成。
    所謂悉常事,野哉亦茍生。
    豈知負孔圣,義理如何行。
    善飯斯為福,食肉其堪盲。

    411 《別黃巖范令》 宋·孫應時

    慶歷諸名卿,四海標一范。
    堂堂元佑相,人望復不減。
    江河源流大,終華峰巒嶄。
    遠優士會變,詎作欒書黡。

    412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413 《和贈鄭法師》 宋·王洋

    仙翁八十保純精,自解真符不送迎。
    信是虛閑能卻老,從教草木不知名。
    交鄰有興開三徑,只用無求度一生。
    聞說嵌巖云石路,翁能行處我能行。

    414 《點檢朝陵內人頓遞至西興道中紀事》 宋·喻良能

    平湖瀲滟搖春風,扁舟輕駛如飛鴻。
    垂楊萬縷長青茸,倚岸崇桃醉臉紅。
    滿空煙雨霏蒙蒙,柯橋精廬聞午鐘。
    平疇麥苗青芃芃。

    415 《贈江宰彥通》 宋·曾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416 《題李師儒上舍稽古堂》 宋·曾豐

    今人不足與之謀,心向三都以上游。
    有集可明經子史,無秦那別夏商周。
    心融口笑先儒泥,一萬余言解三字。
    粹精還我聞未聞,糟粕從渠味無味。
    懸知書者古之余,稷契皋夔讀何書。
    猶期立腳群賢上,更請回頭萬物初。

    417 《某還故里過括蒼謝景思少卿示及諸公和詩次韻》 宋·張九成

    朝隨落月東郊去,暮逐歸云北浦還。
    豈但勞農勤稼穡,要知為郡足清閒。
    家傳詩句江山謝,學到精微陋巷顏。
    今日倚欄聊解帶,欲看煙雨四邊山。

    * 關于精解的詩詞 描寫精解的詩詞 帶有精解的詩詞 包含精解的古詩詞(4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