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精理的詩詞(470首)
43
《雨從箕山來》 唐·宋之問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
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
此時客精廬,幸蒙真僧顧。
深入清凈理,妙斷往來趣。
意得兩契如,言盡共忘喻。
觀花寂不動,聞鳥懸可悟。
向夕聞天香,淹留不能去。
44
《謁禹廟》 唐·宋之問
夏王乘四載,茲地發金符。
峻命終不易,報功疇敢渝。
先驅總昌會,后至伏靈誅。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46
《蒙山作》 唐·蕭穎士
東蒙鎮海沂,合沓馀百里。
清秋凈氛靄,崖崿隱天起。
于役勞往還,息徒暫攀躋。
將窮絕跡處,偶得冥心理。
47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50
《謁禹廟》 唐·徐浩
畝澮敷四海,川源滌九州。
既膺九命錫,乃建洪范疇。
鼎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
肇開宅土業,永庇昏墊憂。
52
《客居》 唐·杜甫
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
下塹萬尋岸,蒼濤郁飛翻。
蔥青眾木梢,邪豎雜石痕。
子規晝夜啼,壯士斂精魂。
53
《宗武生日》 唐·杜甫
小子何時見,高秋此日生。
自從都邑語,已伴老夫名。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
教育思想
54
《演興四首·訟木魅》 唐·元結
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
見樗栲兮相陰覆,憐梫榕兮不豐茂;見榛梗之森梢,閔樅橎兮合蠹。
槢橈橈兮未堅,椲桹桹兮可屈。
55
《演興四首·訟木魅》 唐·元結
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
見樗栲兮相陰覆,憐梫榕兮不豐茂;見榛梗之森梢,閔樅橎兮合蠹。
槢橈橈兮未堅,椲桹桹兮可屈。
59
《感春四首》 唐·韓愈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處處。
東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萬山阻。
春風吹園雜花開,朝日照屋百鳥語。
* 關于精理的詩詞 描寫精理的詩詞 帶有精理的詩詞 包含精理的古詩詞(4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