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精濕的詩詞(117首)

    81 《新栽德安牡丹,透根生孫,枝皆千葉種也,即》 宋·楊萬里

    日上渾遲在,花乘絕早看。
    精神百倍好,風露七分寒。
    夜宴醒猶醉,晨妝濕未乾。
    子孫更千億,紫筍繞團欒。

    82 《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覺書所見戲呈道孚》 宋·張耒

    幽人息遙夜,四聽市聲寂。
    月華清可掬,天色紺欲滴。
    候蟲先知秋,微響出陰壁。
    精熒高露濕,斷續殘河白。

    83 《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 宋·司馬光

    昔別如飛蓬,飄蕩隨所適。
    那知十六載,卮酒對今夕。
    渺然思舊游,間不容一息。
    百年詎幾何,會事難屢得。

    84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 宋·司馬光

    先生嫌俗賓,猶與故鄉親。
    不惜煙霞地,暫容韁鎖身。
    林廬深有徑,雞犬四無鄰。
    蔌蔌闇花墮,蒼蒼古柏春。

    85 《太白戲圣俞》 宋·歐陽修

    開元無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閑。
    太白之精下人間,李白高歌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落筆生云煙。
    千奇萬險不可攀,卻視蜀道猶平川。

    86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貧,憔悴抱關良苦辛。
    眾中忽聞語聲好,知是北來京洛人。
    我試問云何至是,欲語汍瀾墮雙淚。
    斯須收淚始能言,生自東都富貴地。

    87 《吊石曼卿》 宋·梅堯臣

    前時京師來,對馬嘗相揖。
    埃塵正滿衢,笑語曾未及。
    雖然恨莫親,往往聞風什。
    星斗交垂光,昭昭不可挹。

    88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89 《省闈試士》 宋·洪咨夔

    東風蓆帽快行催,渾為天家造士來。
    捧詔九霄云氣濕,分題五色日華開。
    揀金沙裹須精鑒,脫穎囊中盡異材。
    容受直言天子圣,好聽臚唱響春雷。

    90 《北京送孫曼叔屯田權三司開坼司》 宋·蘇轍

    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
    君為大農屬,求暇更能否。
    自我游魏博,相識恨未久。
    誰言但傾蓋,信有勝白首。

    91 《喜寒》 宋·曾鞏

    純陽四時行,無復氣節勁。
    日火相吐吞,乾離力還并。
    玄冥失所安,恇怯擅操柄。
    我行東南野,憒憒若酣醟。

    92 《贈江器博》 宋·吳則禮

    先生行年今七十,值杖端如孤鶴立。
    江天小雨作許奇,洲渚橫斜雁行濕。
    先生隸法老更精,未要中郎作典刑。
    筆含鐘鼎小篆意,啟齒要須斯與冰。

    93 《哨遍·近臘景和》 宋·汪莘

    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
    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夜登華子岡頭立。
    嗟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蒙籠。

    94 《題溫泉》 宋·魏了翁

    廬山一滴水,彫盡詩人腸。
    道傍有濕泉,恝然如遺忘。
    淺夫既閣筆,知士亦括囊。
    或云匪難知,水火互陰陽。

    95 《楊尚書生日》 宋·魏了翁

    幾許中和釀此身,秋曲江上玉精神。
    性姿無忤水行地,富貴有緣花得春。
    閒處消搖欣佚老,會朝魁艾正須人。
    絕知云滃龍淵濕,莫倚晴江把釣緡。

    96 《題賈伯用大龍阡》 宋·魏了翁

    積薪寢火漢公卿,爛額焦頭城郭臣。
    新沔精神開白日,三泉血淚濕初春。
    舊聞撇難須男子,誰識先機有婦人。
    添入開禧忠義傳,似將笄珥易冠巾。

    97 《與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舊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 宋·劉學箕

    秋陽杲杲秋月明,秋風泠冷秋露沮。
    蕭騷池上萬松竹,鳳笙龍管吹秋聲。
    山亭與客坐夕陰,眼照萬象前橫陳。
    一年好處在此好,妙質欲紀難狀名。

    98 《堯章金銅佛塔歌》 宋·周文璞

    白石招我入書齋,使我速禮金涂塔。
    我疑此塔非世有,白石云是錢王禁中物。
    上作如來捨身相,饑鷹餓虎紛相向。
    拈起靈山受記時,龍天帝釋應惆悵。

    99 《上后溪劉閣學》 宋·程公許

    如來藏有大經卷,無古無今無成壞,卷這可納一毫端,舒之彌綸於法界。
    眾生與佛同受持,謂有定法便虛假。
    祗園食飽洗缽坐,何曾有意一場話。

    100 《和通判直閣立春聞鶯》 宋·姚勉

    畫角聲中曉喚春,依城柳眼又精神。
    試呼臘蟻梅邊酌,恰喜朝鶯雪底新。
    幽谷暖融空翠濕,上林香動軟紅塵。
    燕樓暗想翻新曲,惱破朱櫻一點唇。

    * 關于精濕的詩詞 描寫精濕的詩詞 帶有精濕的詩詞 包含精濕的古詩詞(1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