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精信的詩詞(427首)

    241 《寄章允載兼柬項思復》 明·宋璲

    憶昔到京畿,與子寓官廨。
    一見即相歡,不翅舊交快。
    維時困道涂,驅車久行邁。
    忽逢弛擔初,欣若身脫械。

    242 《題梅花卷為顧御史賦》 明·王璲

    我家家在吳山住,路入梅花最深處。
    天空歲晚雪紛飛,繞屋寒香千萬樹。
    花時日日醉花邊,酒醒長吟花下眠。
    聽到翠禽啼欲斷,任教明月照青天。

    243 《性初余同門友至正初定交錢唐及茲兩紀頃以先》 明·王祎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
    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
    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
    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244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245 《續麗人行》 宋·蘇軾

    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戲作此詩。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前立東風初破睡。

    246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247 《虎丘寺》 宋·蘇軾

    入門無平田,石路穿細嶺。
    陰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
    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
    鐵花秀巖壁,殺氣噤蛙黽。

    248 《初別子由》 宋·蘇軾

    我少知子由,天資和而清。
    好學老益堅,表里漸融明。
    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
    不見六七年,微言誰與賡。

    249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250 《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 宋·蘇軾

    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
    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
    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
    云蒸作霧楷,火滅噀雨巴。

    251 《自訟》 宋·王安石

    孔子見南子,子路為不怡。
    欲從公山氏,勃郁見色辭。
    道如天之蒼,萬物不能緇。
    弟子尚不信,況余乏才資。

    252 《憶昨詩示諸外弟》 宋·王安石

    憶昨此地相逢時,春入窮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嶺,躑躅萬樹紅相圍。
    幽花媚草錯雜出,黃蜂白蝶參差飛。
    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

    253 《靈洲》 宋·戴復古

    一臺中立郁蒼蒼,四面山光接水光。
    潮信往來知氣候,黿精出沒兆災祥。
    煙生茶灶僧留款,風展蒲帆客去忙。
    白發東坡在何許,兩行遺墨照琳瑯。

    254 《真西山帥長沙禱雨》 宋·戴復古

    太守持齋戒,精誠動九天。
    驕陽變霖雨,兇歲轉豐年。
    信是經綸手,行司造化權。
    唐時相房杜,斗米直三錢。

    255 《次韻施進之惠紫芝術》 宋·范成大

    山精媒長生,仙理信可詰。
    梨棗本寓言,杞菊亦凡質。
    幽人愛臞儒,藥鼎薦珍物。
    絕粒謝煙火,耘苗換肌骨。
    摩挲萊蕪甑,塵生不須拂。

    256 《調笑令·心素》 宋·秦觀

    心素,與誰語。
    始信別離情最苦,蘭舟欲解春江暮。
    精爽隨君歸去,異時攜手重來處。
    夢覺春風庭戶。

    257 《蔡氏哀詞》 宋·秦觀

    惟夫人之高誼兮,真一時之女英。
    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儀。
    帶幽蕙之縹緲兮,佩明月之陸離。
    人自操舍之不一兮,雅獨取善以自持。

    258 《書感》 宋·陸游

    茅檐住穩勝華屋,芋糝味甘如大烹。
    靜觀萬事付一默,掃空白發非黃精。
    丈人祠西鶴傳信,小姑山前鼉報更。
    興闌卻揮短棹去,曉渡清伊聽玉笙。

    259 《寓寶相有作》 宋·陸游

    掃地鏡面清,燒香云氣潤。
    道人敬愛客,危坐目不瞬。
    童子髡兩髦,經襌亦精進。
    我來愿同龕,歡喜無少吝。

    260 《徐榛第一百三十四》 宋·文天祥

    正將徐榛,溫州人。
    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歸行府。
    后生精練,以筆札典機密,小心可信。
    予被執,榛得脫,自惠州來五羊,愿從北行。
    扶持患難,備殫忠款。
    道病,至豐城死焉。

    * 關于精信的詩詞 描寫精信的詩詞 帶有精信的詩詞 包含精信的古詩詞(4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