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精于的詩詞(574首)

    361 《睡》 宋·王禹偁

    此境一何醇,熙熙別得春。
    有聲皆俗格,無夢是天真。
    壁上登山屐,床頭漉酒巾。
    輕輕龜喘息,苒苒蝶精神。

    362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363 《自警》 宋·劉克莊

    筆枯硯燥自傷悲,文體全關氣盛衰。
    倚馬縱允揮萬字,騎驢尚足課千詩。
    奉盤誰可推盟主,撼樹人方謗老師。
    疑有更深于此者,入山十載試精思。

    364 《倉使和詩出奇不窮再次韻四首》 宋·劉克莊

    向來文史足三冬,今與樵兒牧豎同。
    舊領木天良不惡,新加菜地未為窮。
    筆精公有詞批鳳,瓶罄吾無酒灌虹。
    老思遲于寒谷簽,更煩鄒律為吹豐。

    365 《內翰洪公舜俞哀詩二首》 宋·劉克莊

    回首楊州一夢馀,故交已直玉堂廬。
    寒暄未省通君實,窮薄空煩誦子虛。
    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
    殘年無復陪精論,開闔平生幾幅書。

    366 《進讀唐鑒徹章謝恩唐律一首二十韻》 宋·劉克莊

    勛華嗟已遠,最近莫如唐。
    祖禹忠于宋,云周監有商。
    雖然張萬目,終未立三綱。
    貞觀初勤恤,開元未怠荒。

    367 《答學者》 宋·劉克莊

    自古名家豈偶然,雖游于藝必精專。
    經生各守單傳舊,國弈常爭一著先。
    馬老于行知向導,鵠騰而上睹方圓。
    殷勤寄語同袍者,努力磨教鐵硯穿。

    368 《題鄭寧文卷》 宋·劉克莊

    昔侍西山講習時,頗于函丈得精微。
    書如逐客猶遭絀,辭取橫汾亦恐非。
    箏笛豈能諧雅樂,綺紈元未識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師門扣指歸。

    369 《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 宋·劉克莊

    中年別作惡,大老何以堪。
    我如安昌侯,愛女甚于男。
    念汝明當發,一夕起再三。
    絕憐汝父貧,練裳與蒿簪。

    370 《贈趙判官壽卿二首》 宋·曾幾

    得州敢為榮,得士乃足詫。
    此郎精琴書,不獨妙詩畫。
    雖云于小道,舉不在人下。
    無乃太不廉,誰知非譏罵。

    371 《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月巖齋》 宋·文同

    月為太陰精,石亦月之類。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人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372 《孫知微畫》 宋·文同

    太古奇偉士,精思獨于畫。
    馳心入茫昧,萬物赴揮灑。
    當時一名重,顧陸非爾亞。
    卓哉青城筆,妙絕冠天下。
    寥寥九天仗,一一若神寫。
    吾恐千載后,是終無繼者。

    373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374 《壽劉丞》 宋·洪咨夔

    岳之大兮公器宇,岳之秀兮公精神。
    平生節義磨天地,冰雪豐姿了無翳。
    詞鋒凜凜人膽寒,少年斫卻月中桂。
    人指杭川之繞東,于今清澈亦如公。

    375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快活快活真快活,被我一時都掉脫。
    撒手浩歌歸去來,生姜胡椒果是辣。
    如今快活大快活,有時放顛或放劣。
    自家身里有夫妻,說向時人須笑殺。

    376 《云游歌》 宋·白玉蟾

    云游難,云游難,萬里水煙四海寬。
    說著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

    377 《親祀南郊詩》 宋·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餌系戎胡,包束戈矢。

    378 《送許寺丞知古田縣》 宋·蔡襄

    大雪擁都門,子行亦良苦。
    予貧乏觴豆,子車誰為祖。
    少止聽我言,於子不無補。
    于今方用兵,連年戍羌虜。

    379 《觀物吟》 宋·邵雍

    畫工狀物,經月經年。
    軒鑒照物,立寫于前。
    鑒之為明,猶或未精。
    工出人手,平與不平。

    380 《又五首》 宋·邵雍

    萬物道為樞,其來類自殊。
    性雖無厚薄,理亦有精麄。
    未若人為盛,還知物有余。
    我生于此日,幸免作庸夫。

    * 關于精于的詩詞 描寫精于的詩詞 帶有精于的詩詞 包含精于的古詩詞(5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