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精義的詩詞(382首)

    16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62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163 《喜晴》 宋·曾鞏

    天晴萬里無纖風,江平水面磨青銅。
    光華逸發萬物上,精氣夐與扶桑通。
    我行江漢道苦惡,十步九折遺西東。
    況遭積雨駕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164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165 《吊劉烈士炳生》 近代·柳亞子

    滾滾胡塵黯四方,忍看鱗介易冠裳!
    最難義俠求滄海,如此河山對夕陽!
    流血千秋儕武穆,復仇九世重齊襄。
    鋤非兩字分明記,耿耿精靈倘未亡。

    166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167 《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 明·宋濂

    憶昔試藝時,年丁二十九。
    不諳精與粗,運筆若揮帚。
    欲盡王霸言,自寅直窺酉。
    于時有操君,許子乃其友。

    168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169 《絕命詞》 宋·邊居誼

    孤城高倚漢江秋,血戰三年死未休。
    鐵石肝腸忠義膽,精靈常向峴山留。

    170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171 《論俗十二首》 宋·劉子翚

    粵人多悍驕,風聲亦惟舊。
    兒童僅勝衣,挾箠相格斗。
    藝精氣益橫,質化心忘陋。
    家饒喜稱俠,世亂甘為寇。

    172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173 《謁韓祠》 宋·陳知柔

    斯文何罪竄南荒,來謁孤祠淚數行。
    恐有遺書藏壞壁,豈無哀賦吊沅湘。
    精神不受氛煙蔽,道義長涵日月光。
    西壁蕭蕭香火冷,何人能與作堂皇。

    174 《挽文文山》 宋·鄧剡

    憶公淚懸河,九地無處瀉。
    想公騎赤龍,請命蒼梧野。
    世人醉生死,翻笑獨醒者。
    焉知千載英,精爽皎不夜。

    175 《嘉靖庚寅遼左有洪溝之敗作悲洪溝》 唐·周祚

    義州之兵宿雄武,老者縛牛壯扼虎。
    生來苦戰無復畏,騎馬殺胡安足數。
    五月邊陲月正生,胡人殺人聲徹城。
    可憐郭家兩兄弟,提刀逐胡天始明。

    176 《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 元·王逢

    詔立淮南省,符張閫外兵。
    風雷朝煥發,牛斗夜精明。
    參政材超偉,元僚器老成。
    武林多樹政,禁御舊蜚英。

    177 《滿庭芳·太古真風》 元·侯善淵

    太古真風,玄元宗祖,闡?靈寶符文。
    金章玉篆,詞簡義光新。
    演道精宏浩大,通天地、細入微塵。
    修家國,臣忠子孝,民業自安淳。

    178 《木蘭花慢 宋漢臣墨梅并序嘉議宋公于予?》 元·魏初

    尊酒留連者累日,過后訃音至長安,予不勝驚悼。
    今年以事來都,其弟義甫秘監會予于東溪,出示嘉議墨梅橫幅,因作長短句一章,兼致區區追挽愛筆端造化,春不盡、思無邊。
    看詩意精神,不求顏色,物外神仙。
    回頭水南水北,覺冰姿玉骨卻凄然。

    179 《沁園春·道曰五行》 元·李道純

    道曰五行,釋曰五服,儒曰五常。
    矧仁義禮智,信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
    白虎青龍,玄龜朱雀,皆自句陳主張。
    天數五,人精神魂魄,意屬中黃。

    180 《璇璣圖》 南北朝·蘇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發聲悲摧藏音和詠思惟空堂心憂增慕懷慘傷仁
    芳廊東步階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風興自后妃荒經離所懷嘆嗟智
    蘭休桃林陰翳桑懷歸思廣河女衛鄭楚樊厲節中闈淫遐曠路傷中情懷
    凋翔飛燕巢雙鳩土迤逶路遐志詠歌長嘆不能奮飛妄清幃房君無家德

    * 關于精義的詩詞 描寫精義的詩詞 帶有精義的詩詞 包含精義的古詩詞(3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