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粟者的詩詞(247首)

    1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2 《越州趙公救災記》 宋·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饑荒

    3 《采地黃者》 唐·白居易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4 《唐樂府十首·輸者謳》 唐·劉駕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盡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寧,歸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語天未明。
    一身遠出塞,十口無稅征。

    5 《賣花者》 唐·司馬扎

    少壯彼何人,種花荒苑外。
    不知力田苦,卻笑耕耘輩。
    當春賣春色,來往經幾代。
    長安甲第多,處處花堪愛。

    6 《浪淘沙(有得越中故人贈楊梅者,為賦贈)》 宋·吳文英

    綠樹越溪灣。
    過雨云殷。
    西陵人去暮潮還。
    鉛淚結成紅粟顆,封寄長安。
    別味帶生酸。
    愁憶眉山。
    小樓燈外楝花寒。
    衫袖醉痕花唾在,猶染微丹。

    夏天生活喜愛

    7 《圬者王承福傳》 唐·韓愈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
    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
    聽其言,約而盡。
    問之,王其姓。

    古文觀止議論規勸

    8 《賣柑者言》 明·劉基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
    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

    古文觀止寓言故事抒懷

    9 《以仁者壽為韻壽侍讀節使鄭少師》 宋·陳起

    賦詩投金瀨,俸入猶半有。
    煇煌奉國節,一粟乃不受。
    贏副初何心,國計要豐阜。
    一丸濟世德,陽報期千壽。

    10 《待潮顧浦宿耕者張欽舍》 宋·顏發

    海近云氣昏,禹跡開茫茫。
    晴要列障邏,什伍屯平岡。
    頃遭七年旱,驟見九秋黃。
    腰鐮喜復悲,泥水新圃場。

    * 關于粟者的詩詞 描寫粟者的詩詞 帶有粟者的詩詞 包含粟者的古詩詞(2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