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粗疏的詩詞(140首)

    121 《次韻子春》 宋·王灼

    微風度疏竹,青燈照孤影。
    起尋千載書,坐對一夕永。
    念昔走京師,噉蔗入佳境。
    注傳擬杜癖,說詩配康鼎。

    122 《山居》 宋·馮時行

    溪帶三弓地,山開一蓋天。
    茅檐低沒霧,藤路細迷懸。
    惡草翻新耨,獰彪突舊穿。
    爭雞喧臂膊,靜鷺立攣拳。

    123 《和錢大參題松隱明秀堂韻》 宋·曹勛

    溪聲山色助清豪,小葺蘅茅望玉霄。
    蓮社粗能追惠遠,虎頭寧復愧班超。
    有池清淺方儲水,厥木扶疏豈待高。
    甚辱品題嗟老矣,而今不夢紫宸朝。

    124 《再和》 宋·吳芾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
    好景與良辰,風清并月白。
    必對佳友朋,一尊陶永夕。
    雅志在輕肥,生笑公西赤。

    125 《蓬戶》 宋·曾協

    野客何為戶,編非茅即蓬。
    松堅難闔辟,竹瘦謾牢籠。
    疏密殊無準,粗纖任不同。
    我常知善閉,寧向此矜功。

    126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27 《次韻子都兄大暑》 宋·李洪

    繞屋扶疏樹,吾廬粗勝陶。
    去來梁燕語,旦夕女嬋號。
    蕙槁蘭將敗,蕭鋤艾亦薅。
    侵檐添綠竹,映日繾紅桃。
    得友人皆面,哦詩語未高。
    飲泉蔭松柏,直欲廣風騷。

    128 《至后二日至東禪》 宋·李洪

    至后陽和已發生,野梅官柳動詩情。
    偶為尋壑經邱計,故作穿云渡水行。
    近郭好山皆可隱,隔林疏磬有馀清。
    他時粗免微官縛,歸去深謀谷口耕。

    129 《冬半山間忽見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約一笑花下》 宋·楊冠卿

    緣云梯逕穿林麓,歲晚山寒風折木。
    司花為我發春妍,繁紅幾樹驚愁目。
    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總粗俗。
    淡煙疏雨羅浮村,萬里相將跨黃鵠。

    130 《次韻遠齋夜飲舒嘯之作并呈坐間諸公》 宋·趙蕃

    偶上坡亭底用扶,登臨于此記公初。
    不勝酒敵先齊敗,粗有詩資皆楚余。
    出處絕知難逆計,從游常恐易成疏。
    嘯揮邊騎數君事,我自欲安陶令廬。

    131 《責{上廣下來}》 宋·劉學箕

    我生不辰八歲孤,伯父薨逝叔父無。
    長才十五立志苦,不敢怠惰知讀書。
    汝生父子不識面,母慈育字如捧珠。
    那知汝更命苦極,八齡甫及母亦殂。

    132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133 《濯足萬里流》 宋·項安世

    將子無涉水,水深下無極。
    鯈魚舞浮陽,螭首闖陰碧。
    弱去一羽沉,惡來萬波激。
    子兮何所求,快此蛟蜒滴。

    134 《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宋·艾性夫

    有客有客吾春湖,踏霜打門呼老夫。
    寒溫粗了不暇坐,兩手奉我商山圖。
    皓首龐眉發如漆,千古高人誰畫出。
    疏行大字各題詩,頗類涪翁老年筆。

    135 《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宋·陳淳

    哦風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
    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於玉。

    136 《過黃源嶺》 宋·陳宓

    此是辭家第幾程,道由劍嶺出崢嶸。
    上穿密靄聞天語,下領浮云作雨行。
    千仞直從人面起,一塵不向馬蹄生。
    雖慚仁智粗知樂,憩聽疏松夾水聲。

    137 《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 宋·方回

    栗里淵明徑,榿林子美堂。
    亂離容不死,窮乏果何傷。
    紅粒炊{左禾右山}飯,青苔煮菜湯。
    甲兵才偃息,城市轉荒涼。

    138 《歲寒雜詠》 宋·錢時

    生疏只是自生疏,志若專時定不粗。
    世事從來不兩大,莫教錯了用工夫。

    139 《次晦庵先生韻自警》 宋·丘葵

    我非欠缺圣非余,此性皆由氣與虛。
    欲認存亡為出入,莫嫌粗糲慕膏腴。
    仰鑽未得有門入,酬酢方知講學疏。
    一息猶存毋敢懈,從今要下死工夫。

    140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趙州道有,趙州道無。
    狗子佛性,天下分疏。
    面赤不如語直,心真莫怪言粗。
    七百甲子老禪伯,驢糞逢人換眼珠。

    * 關于粗疏的詩詞 描寫粗疏的詩詞 帶有粗疏的詩詞 包含粗疏的古詩詞(1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