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簪方的詩詞(379首)
1
《送曹叔溫赴淮安幕》 明·蘇伯衡
初我識君自三山,面如白玉紅頰顴。
平明振佩入烏府,行人指點人中仙。
此身萍梗隨流轉,淮水東西數相見。
時清事簡百不憂,卮酒篇詩恣歡宴。
4
《謁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5
《謁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8
《菩提寺上方晚眺》 唐·白居易
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沉沉。
嵩煙半卷青綃幕,伊浪平鋪綠綺衾。
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
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
11
《寄唐子方殿院》 宋·陳洙
子方簪筆侍丹墀,憂國忘家世所知。
三諫未終先竄逐,一身雖賤系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荊楚秋風共誰語,勸君頻訪賈生祠。
12
《題寶方洞》 宋·汪立中
籃輿郊上綠陰迷,七十一峰云際齊。
我住四窗夸勝境,今觀八洞恍真棲。
碧簪挺特地如拔,乳寶玲瓏步可攜。
千里客愁為銷盡,茶香書外好鶯啼。
18
《和外弟方遇立春》 宋·劉克莊
脫發紛紛雪滿簪,逢春非復少年心。
旋分菜把來窮巷,遙憶花枝滿上林。
寒擁絮衣看謁懶,老耽綺語業緣深。
竹居東道風光主,乞與甘棠蔽芾陰。
* 關于簪方的詩詞 描寫簪方的詩詞 帶有簪方的詩詞 包含簪方的古詩詞(3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