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簪事的詩詞(597首)
164
《彭門解嘲二首》 唐·薛能
嗚嗚吹角貳師營,落日身閑笑傲行。
盡覺文章尊萬事,卻嫌官職剩雙旌。
終休未擬降低屈,忽遇還須致太平。
165
《柳枝詞五首》 唐·薛能
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
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里卓旌旃。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
別有出墻高數尺,不知搖動是何人。
166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171
《寄賈馳先輩》 唐·曹鄴
游子想萬里,何必登高臺。
聞君燕女吟,如自薊北來。
長安高蓋多,健馬東西街。
盡說蒿簪古,將錢買金釵。
174
《寄前戶部陸郎中》 唐·羅隱
出馴桑雉入朝簪,簫灑清名映士林。
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詞賦得黃金。
桂堂縱道探龍頷,蘭省何曾駐鶴心。
離亂事多人不會,酒濃花暖且閑吟。
175
《秋夜寄進士顧榮》 唐·羅隱
秋河耿耿夜沈沈,往事三更盡到心。
多病謾勞窺圣代,薄才終是費知音。
家山夢后帆千尺,塵土搔來發一簪。
空羨良朋盡高價,可憐東箭與南金。
176
《詠史》 唐·羅隱
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徐陵筆硯珊瑚架,趙勝賓朋玳瑁簪。
未必片言資國計,只應邪說動人心。
九原郝泚何由起,虛誤西蕃八尺金。
177
《寄京闕陸郎中昆仲》 唐·羅隱
柏臺蘭署四周旋,賓榻何妨雁影連。
才見玳簪欹細柳,便知油幕勝紅蓮。
家從入洛聲名大,跡為依劉事分偏。
爭奈亂罹人漸少,麥城新賦許誰傳。
178
《江南寄所知周仆射》 唐·羅隱
曾陪公子醉西園,峴首碑前事懶言。
世亂共嗟王粲老,時危俱受信陵恩。
潮憐把醆吟江徼,雨憶憑闌望海門。
飛蓋寂寥清宴罷,不知簪履更誰存。
180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 關于簪事的詩詞 描寫簪事的詩詞 帶有簪事的詩詞 包含簪事的古詩詞(5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