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簟涼的詩詞(473首)

    61 《晚雨》 宋·陸游

    蕭瑟度橫塘,霏微映繚墻。
    壓低塵不動,灑急土生香。
    聲入楸梧碎,清分枕簟涼
    回頭忽陳跡,檐角掛斜陽。

    62 《午暑》 宋·陸游

    笛材織簟涼如水,霧縠縫幮薄若空。
    更著高安竹根枕,不妨專享北窗風。

    63 《秋近》 宋·陸游

    石榴萱草并成空,又見墻陰莧葉紅。
    茶釅頗妨千里夢,簟涼初怯五更風。
    新瓜落刃冰盤里,晚燕添巢畫閣中。
    身健流年俱可樂,故人自欠一尊同。

    64 《雜題二首》 宋·張耒

    寒雨蕭蕭桐葉驚,浪浪還作夜階聲。
    西風忽起幽人覺,枕簟涼時向五更。

    65 《庚申宿觀音院》 宋·黃庭堅

    谷底一墟落,地形如盎盆。
    榱題相照耀,其民頗家溫。
    土風甚于秦,不可借釜甗。
    僧屋無陶瓦,剪茅蒼竹樊。

    66 《又和南國園真率會見贈》 宋·司馬光

    白頭難人少年場,林下相招莫笑狂。
    綠筱影侵棋局暗,黃梅花漬酒卮香。
    任真自愧肴羞薄,假寐初便枕簟涼
    酬應詩豪困牽師,從來懶放似嵇康。

    67 《鶴沖天·梅雨霽》 宋·周邦彥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
    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
    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68 《七夕》 宋·王禹偁

    去年七月七,直廬閑獨坐。
    西日下紫微,東窗暉青瑣。
    露柳蜩忽鳴,風簾燕頻過。
    寂寂紅藥階,槿花開一朵。

    69 《晚雨》 宋·曾幾

    蕭瑟度橫塘,霏微映繚墻。
    壓低塵不動,灑急土生香。
    聲入楸梧碎,清分枕簟涼
    回頭忽陳跡,詹角掛斜陽。

    70 《次韻范景仁侍郎移竹》 宋·蘇轍

    雙檜生南戶,叢筠種北墻。
    交陰奉君子,為伴老中堂。
    露洗秋階綠,風含夏簟涼
    栽花知已誤,新上一番霜。

    71 《雨后睡起有懷》 宋·韓元吉

    菊枝萱草亂度隅,旋卷疏簾臣看書。
    簟涼生秋雨后,軒窗睡足晚風初。
    官閒自愛門無轍,計拙猶慚食有魚。
    莫遣功名心易老,只應湖海氣難除。

    72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澤國經炎夏,常厭日晷永。
    既乏枕簟涼,亦欠冰雪冷。
    北窗但倦臥,閑人遠造請。
    時濯醒心泉,柳下汲深井。

    73 《和魯漕喜雨二首》 宋·吳芾

    秋來日日困驕陽,正欲齋心問彼蒼。
    倏爾四郊云氣合,霈然一夜雨聲長。
    三農已有倉箱慶,萬室還欣枕簟涼
    幸值故人來過我,尊前莫惜醉淋浪。

    74 《答吳尚書》 宋·方岳

    今夕復何夕,翠籠蒲艾香。
    明朝做端午,節物追楚鄉。
    客從何方來,寄我錦云章。
    江山渺何許,宛然挹清揚。

    75 《祆廟祈晴》 宋·孔武仲

    叢祠齋汗夜焚香,解帶投眠小簟涼
    云色倚秋猶縹緲,雨聲羞曉故摧藏。

    76 《題朱老壁》 宋·李復

    居無百畝田,廩有三年粟。
    舍北幾株桑,晚蠶食亦足。
    近水理蔬畦,面山結茅屋。
    夏風葦簟涼,冬煙土床燠。

    77 《午睡》 宋·宋伯仁

    午夢驚回筍簟涼,坦夷襟度即瀟湘。
    詩高自與梅花好,食淡方知共味長。
    事說萬端多畫虎,人無一念不亡羊。
    滿頭飛絮春零亂,莫笑狂夫老更狂。

    78 《五羊中秋熱未艾》 宋·曾豐

    火氣之余金氣乘,嶺南寒暑獨無憑。
    雖非滷地亦卑溫,不必梅天皆郁蒸。
    椰子簟涼膚起粟,荔枝膏冷齒生冰。
    休言惡地欠霜雪,似為貧家省絮繒。

    79 《夏日納涼》 唐·嚴維

    山陰過野客,鏡里接仙郎。
    盥漱臨寒水,褰闈入夏堂。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袞袞承嘉話,清風納晚涼。

    80 《前庭涼夜》 唐·白居易

    露簟色似玉,風幌影如波。
    坐愁樹葉落,中庭明月多。

    * 關于簟涼的詩詞 描寫簟涼的詩詞 帶有簟涼的詩詞 包含簟涼的古詩詞(4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