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籬松的詩詞(314首)

    221 《贈城西謝知堂》 宋·白玉蟾

    蓬萊山上神仙翁,道貌挺挺喬如松。
    雙眸炯炯黑於漆,臉邊隱隱如桃紅。
    有時仰天笑開口,撮起崑崙歸右手。
    忽然虛空跌落地,不覺滿腹藏星斗。

    222 《一覽亭》 宋·白玉蟾

    千山萬山從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來登此一覽亭,東望長江渺無極。
    煙飛松塢曉蒼凝,雨過竹林晚翠滴。
    人家樓閣下參差,天宇云霞上郁密。

    223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池荷日取敗,籬菊日就榮。
    其于品彙間,自與節氣爭。
    盛衰不同時,賢愚難并行。
    安得松桂心,四時長青青。

    224 《贈周處士詩》 南北朝·庾信

    九丹開石室。
    三徑沒荒林。
    仙人翻可見。
    隱士更難尋。
    籬下黃花菊。
    丘中白雪琴。
    方欣松葉酒。
    自和游仙吟。

    225 《子溫以詩將菊本見遺數日適病伏枕今少間戲作》 宋·毛滂

    盡鋤芳劃春應怪,初種黃花秋未知。
    花外種松松外竹,漸無蝴蝶到東籬。

    226 《依韻和酬用晦上人見題所居》 宋·魏野

    陋巷西鄰召伯祠,入城流水透疏籬。
    雨來石室琴先覺,春去松庭鶴不知。
    薜荔交加侵甕牖,莓苔斑駁繞盆池。
    草堂近日猶增價,添得湯休兩首詩。

    227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228 《入壽昌縣界》 宋·葛立方

    一躡壽昌境,山深溪水蒼。
    編柴作籬落,囊石當橋梁。
    野店炊煙接,官涂松吹長。
    石田能幾棱,底用谷人忙。

    229 《次韻李子永見慶新居》 宋·韓元吉

    旋移桐樹占高岡,更喜松筠翠作行。
    檐外參差見林影,門前溶漾足溪光。
    天涯留落還相識,地上經營豈太忙。
    好事肯來三徑在,已添籬菊待重陽。

    230 《歸樂堂》 宋·韓元吉

    百歲自逆旅,微官更周流,應知歸來樂,不減萬戶侯。
    淵明一縣尹,折腰憎督郵。
    松菊繞東籬,田園事西疇。

    231 《賀劉使君》 宋·黃公度

    于門為國產英賢,淮海鍾靈五百年。
    松竹千尋森氣節,江湖萬頃渺情田。
    白頭未握封侯印,皂蓋猶分刺史天。
    俗變農桑皆犢佩,家傳愷悌只蒲鞭。

    232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宋·王之道

    迢迢山勢去委蛇,林木東頭見荻陂。
    疏竹依巖秋迸筍,病桑經火雨生枝。
    草侵藥種多難辨,土撥松苗欲自移。
    照眼誰家幾枝橘,出籬丹實正離離。

    233 《尾犯·一白受春知》 宋·張炎

    一白受春知。
    獨愛老來,疏瘦偏宜。
    古月黃昏,許松竹相依。
    暈蘚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龍倒窺。

    234 《舟中聞春禽寄江陰包鶴洲》 明·楊基

    山中無音樂,絲竹在禽鳥。
    嚶嚶呼春晴,嚦嚦報春曉。
    嬌吟與柔哢,圓滑斗新巧。
    知君在山中,樂此長不少。

    235 《春日雜詠(二首)》 明·楊基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
    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杜鵑哀。
    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

    236 《同曼叔游高陽山》 宋·韓維

    久聞高陽勝,近在汝州側。
    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獲。
    煙云函兩山,臺殿開半壁。
    解鞍高林下,仰視怯登陟。

    237 《某介直寡合為邑亡狀而杜兄一見過愛作詩稱許》 宋·強至

    平生懷古哲,所趣背時人。
    餓死不巧宦,力行惟庇民。
    風波方滿眼,霄漢欲謀身。
    山水得一縣,松筠為四鄰。

    238 《隱靜道中》 宋·陳造

    晴日暝復出,煙云尚飛浮。
    東風解人意,松間作颼飀。
    罷馬不用鞭,正愜道涂修。
    涼氣濯毛骨,百疾灑然瘳。

    239 《仁于庵》 宋·陳造

    {禾罷}稏圍僧屋,檀欒隔槿籬。
    月池聊濯足,雪壁剩留詩。
    里社皆囷廩,鐘魚亦歲時。
    平生松隱賦,回首十年遲。

    240 《七月附米舟之浙中作》 宋·陳造

    白蟲散如蛆,黑蟲聚如蟻。
    循緣仍咂齧,欲寐復九起。
    吾舟玉為粒,生此果何理。
    神奇作臭腐,秋暑況如燬。

    * 關于籬松的詩詞 描寫籬松的詩詞 帶有籬松的詩詞 包含籬松的古詩詞(3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