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籜龍的詩詞(129首)

    61 《和玉泉達老餉筍》 宋·胡寅

    籜龍孤介亦駢闐,不比花嫣與柳眠。
    雪里頓超千佛地,風來應上西禪天。
    飽參玉版頭頭是,秀出薌林個個圓。
    知我遠庖薇蕨少,倒籠登俎共便娟。

    62 《謝周尉用前韻致丹致且見勸葆真》 宋·胡寅

    寒衾未暖睫先交,曉漏那聞促點敲。
    非有真丹存下海,詎同和氣滿春郊。
    王弘頗亦知陶令,仲達何勞誚石苞。
    為報邇來幽意愜,籜龍拳鱉漸充庖。

    63 《和玉泉達老餉筍》 宋·李洪

    籜龍孤介亦駢闐,不比花蔫與柳眠。
    雪里頓超千佛地,風來應上四禪天。
    飽參玉版頭頭是,秀出薌林個個圓。
    知我遠庖薇蕨少,倒籠登俎共便娟。

    64 《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月沼》 宋·樓鑰

    玉潔冰清一壑專,籜龍何處引涓涓。
    深知月滿還虧缺,只學蟾光一半圓。

    65 《次韻曾季永乞筍》 宋·趙蕃

    鄙夫食肉書生菜,要是均為口腹賣。
    籜龍雖美亦菜流,我苦嗜之還自怪。
    君家作屋溪上篁,想見春風參短長。
    奈何反向寒廳乞,一束未能成報章。

    66 《雨中即事簡二友》 宋·鄭清之

    籜龍厭俗托孫兒,隔砌相過人不知,借宅敲門太多事,胡床竟日對漪漪。

    67 《覓班竹作床》 宋·徐照

    翠節老苔濕,湘妃淚遺蹤。
    莫顧鬼物護。
    斤斧誅籜龍
    不數漢水邊,棄賊如草蓬。
    殺青色玳瑁,六尺光照空。
    俾我臥讀書,魂夢來槐宮。

    68 《栽竹》 宋·劉學箕

    綠筠移種不多時,添我溪南一段奇。
    會看明年春雨后,滿林頭角籜龍兒。

    69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闌干三面倚晴暉,竹外長江一線微。
    太守不來僧自看,清涼境界籜龍圍。

    70 《墳院新篁》 宋·衛宗武

    世更日月同昃盈。
    依然有谷中窈冥。
    修先夾道互經緯,宛如一機翠織成。
    非繇培植得攬玩,何異不稼而有囷。

    71 《子經昔有黃筌玉筍圖故人陳眾仲題詩其上后為》 宋·胡仲弓

    春雷仇仇盎中鳴,籜龍驚起頭角獰。
    斕斑裂土穿石出,長鑱斸下津浮玉。
    山人嗜之比八珍,畫師寫生傳千春。
    纖纖翠交煙雨濕,山人嘆嗟山鬼泣。

    72 《偶行后圃成三絕》 宋·王炎

    瑯玕十丈籜龍孫,已向梢頭散綠陰。
    他日雪霜顏色好,正緣外直內虛心。

    73 《將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筍次韻二絕》 宋·王炎

    此君長得籜龍兒,不為供人口腹資。
    養就翠梢如結實,來儀當有鳳師師。

    74 《壽邱安撫二首》 宋·項安世

    當年詔使再來時,物色依人喜可知。
    萱麝半黃宜壽母,籜龍新綠見孫枝。
    清香畫戟沈沈處,永日薰風細細吹。
    閣上南山青不盡,一杯相屬壽無期。

    75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支徑坡陀竹最多,籜龍才起更成窠。
    空嵐獨翠坳塘出,一片得來得嫩荷。

    76 《題圓覺寺跳珠軒》 宋·張镃

    籜龍來向石根蟠,幻出摩居躍翠盤。
    今日山中晴亦雨,可無風過發清寒。

    77 《悼竹》 明·李東陽

    園南舊植千竿綠,高者如墻大如屋。
    風狂雨急墻屋翻,干折叢低共傾覆。
    忽驚舞罷鴻門會,怒斗紛紛碎蒼玉。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78 《謝原博惠筍疊前韻》 明·李東陽

    翠籠清筍一時開,為有清風竹巷來。
    池鳳羽毛應比秀,籜龍鱗甲漫成堆。
    襪材有派分洋谷,繃錦無心斗馬嵬。
    莫笑北人曾煮簀,久從湘客問烹裁。

    79 《李仲賓墨竹四首》 宋·方回

    乾坤各各變三爻,坎兌相依似泰交。
    認得易中甘節卦,籜龍貞干寫煙梢。

    80 《題羅觀光所藏李仲賓墨竹》 宋·方回

    以筆寫竹如寫字,何獨鐘王擅能事。
    同是蒙恬一管筆,老手變化自然異。
    胸中渭川有千畝,咄嗟辦此籜龍易。
    竹葉竹枝竹本根,方寸中藏竹天地。

    * 關于籜龍的詩詞 描寫籜龍的詩詞 帶有籜龍的詩詞 包含籜龍的古詩詞(1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