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答人的詩詞(169首)

    141 《與子真諸人飲求仁不與作怨詩因戲答》 宋·晁補之

    結習徐看蕩劫灰,天花從自落空階。
    似聞滿室唯澄水,投礫何因出定來。

    142 《子瞻贈嶺上老人次韻代老人答》 宋·蘇轍

    嶺頭盧老一爐灰,長短根莖各自栽。
    輕賤已消先世業,知君海上去仍回。

    143 《俸金既盡家人問所質物戲答》 宋·韓元吉

    十載棲遲櫑具客,一生憔悴扊扅歌。
    典衣不為沽春酒,平昔無詩博飯籮。

    144 《重用韻答嚴上人(二首)》 明·劉基

    坐見風霜百草疏,卻憐光景漸消除。
    萍蓬飄蕩三年客,松菊荒涼五畝居。
    陋巷蒼苔封蟻垤,空庭黃葉帶蟲書。
    江楓恰似知人意,強學芳菲二月初。
    ¤

    145 《重用韻答嚴上人(二首)》 明·劉基

    江水東流西日微,閑身不系獨何依。
    塵埃爽颯枯蓬鬢,霜露凄涼破衲衣。
    百粵雨余山翠合,三韓云凈海青飛。
    滄溟自古通天漢,夢繞黃姑織女機。

    146 《元規道人覽予心說作頌見寄次韻奉答》 宋·張繼先

    新文博不繁,披誦已清魂。
    意在諸緣外,心為萬法源。
    猶龍誰可測,牧馬自微言。
    三復難窮處,重來得細論。

    147 《次韻答友人四首》 宋·仲并

    頗憶高人相與閒,扁舟誰與趣公還。
    杯行欸乃歌聲底,客坐參差帆影間。
    多病扶攜新幾杖,平生契好舊湖山。
    未容月轉各分手,醉語狂吟下碧灣。

    148 《次韻答友人四首》 宋·仲并

    久矣忘情豈用閒,已看要起示無還。
    自懷白發蒼顏客,不墮黃花翠竹間,顧我分為方外友,如公合上道家山。
    暇時及此頻相過,城北城南潯幾灣。

    149 《次韻答友人四首》 宋·仲并

    晚矣吾身未乞閒,如公尺一合徽還。
    高標迥立風塵表,秀句喧傳字宙間。
    誰和陽春仍白雪,我知流水與高山。
    歸歟已熟他時路,直北龍溪一二灣。

    150 《次韻答友人四首》 宋·仲并

    百年未見一人閒,曾是興嗟唐已還。
    遺躅有誰高往古,清風元自振中間。
    我慚官薄當投紱,公比吾家已買山。
    待得有田歸已暮,何當分我一滄灣。

    151 《答前人用前韻來謝》 宋·陳著

    莊老是堪師,浮生何日期。
    空將書拄腹,安得藥封脾。
    年事老如我,歲寒交有誰。
    偶然歸不去,又被若人知。

    152 《次韻答松雨上人(洪武庚申)》 元·邵亨貞

    老來祇戀舊儒巾,放浪猶能矯俗塵。
    晚節黃花希晉士,《陽春白雪》愧巴人。
    高懷無出中邊事,末路何慚寂寞濱。
    但得交情似支遁,白頭相見只如新。

    153 《姚源憶故人 舍弟運甫有書議葬事,以詞答之》 元·馬鈺

    在生已是為來錯。
    死后形骸丑惡。
    合避三光寥廓。
    埋了休拾掇。
    子孫辦孝如媒妁。
    遷葬分明嬉謔。
    并骨共同棺槨。
    顯露貪歡樂。

    154 《次韻答德清知事袁潛修袁為湘潭人其縣醬油最》 近代·陳三立

    僻性稍疑木石親,得君添作眼中人。
    披襟卻帶煙霞氣,選韻渾忘簿領身。
    鄉縣醬油應染夢,湖堤梅蕾已含春。
    偷閑射覆娛長夜,來去扁舟莫厭頻。

    155 《答行簡上人書》 宋·釋智圓

    偶依溪上居,三見改時候。
    來書問蹤跡,行坐置懷袖。
    學道不加前,多慵還似舊。
    苦吟徹宵夜,閑眠消白晝。

    156 《次韻答蜀人薛仲章》 宋·項安世

    只憐久病劉公干,不羨多騶鄧仲華。
    解寄長年新句法,頗思前夜好燈花。
    自離窗外千秋雪,長看天西一色霞。
    想見疏桐涼月下,幽鴻無伴立寒沙。

    157 《答山中侃上人》 宋·林景熙

    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間。
    丹灶余千載,青鞋第幾山。
    有時多解悟,無發得高間。
    因笑塵中客,重逢改舊顏。

    158 《近承琮上人問訊甚勤老懶不能作書以偈答之》 宋·晁公溯

    食時持缽乞諸隣,不用毗耶遣化身。
    想見堂中慚此老,法累未轉轉饑輪。

    159 《近承琮上人問訊甚勤老懶不能作書以偈答之》 宋·晁公溯

    世界猶如露電身,更于空里聚微塵。
    何時麥積崖邊路,說法重來要度人。

    160 《近承琮上人問訊甚勤老懶不能作書以偈答之》 宋·晁公溯

    十年不到吳溪上,聞道禪龕更斬新。
    得見山中此松老,后來誰是住庵人。

    * 關于答人的詩詞 描寫答人的詩詞 帶有答人的詩詞 包含答人的古詩詞(1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