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籠帽的詩詞(58首)

    41 《閑中頗自適戲書示客》 宋·陸游

    發猶半黑臉常紅,老健應無似放翁。
    烹野八珍邀父老,燒窮四和伴兒童。
    剪紗新制簪花帽,乞竹寬編養鶴籠。
    巢許夔龍竟誰是,請君下語勿匆匆。

    42 《宿金陵鎮穩寺,望橫山》 宋·楊萬里

    再見橫山滴眼新,山曾勸我脫官身。
    燈籠簫鼓年年社,酒醆鶯花處處人。
    忽憶諸公牡丹會,轉頭五柞去年春。
    野云墟月空荒寺,兩袖寒風一帽塵。

    43 《漫興 其四》 元·王冕

    壯心殊未已,望望盡黃沙。
    韋帽籠鴉鶻,氈囊載駱駝。
    過關南客少,出塞北風多。
    田牧俱荒廢,空懷馬伏波。

    44 《湖上書所見》 元·王冕

    東南富貴是神仙,日日西湖坐畫船。
    繡帽擁云籠翠羽,紫牙宣響出紅蓮。
    香風宛轉珠簾動,纖手親傳玉鲙鮮。
    最是好情消不得,醉挪花片撒金錢。

    45 《九日游華嚴寺二首》 宋·劉克莊

    古塔東偏景最奇,年深何處認苔基。
    碧紗籠毀雷轟壁,黃纈林疏葉脫枝。
    鶻沒暮云天杳杳,鶴歸舊里冢累累。
    山淚與龍落山帽,雨洗風吹在者誰。

    46 《觀燈口號》 宋·姜夔

    花帽籠頭幾歲兒,女兒學著內人衣。
    燈前月下無歸路,不列天明亦不歸。

    47 《寄題水西草堂》 明·楊基

    鴛鴦湖東武塘西,桃花滿川蒲葉齊。
    春風二月微雨霽,鵝鴨拍水黃鶯啼。
    推窗只見參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烏紗官帽半籠頭,紫竹漁竿長在手。

    48 《楊村四十韻》 宋·李新

    欻行西山隈,茄荻風颼颼。
    陰巖有積雪,竟日無行辀,灘聲下層檐,寫出千古愁。
    斷墟燈火光,慘月神鬼謳。

    49 《九日感懷》 宋·吳芾

    淡云籠日秋容薄,淅淅西風度簾幕。
    籬邊黃菊自重陽,天外幽人正離索。
    登高那可望長安,記得當年醉豐樂。
    十千美酒一百分,脫帽狂歌恣允謔。

    50 《愛梅歌》 宋·徐照

    紫琳聯坳蘸黟漆,破帽籠頭醉拈筆。
    解返冰魂化墨倦,青皇盡把韶華失。
    巧分六出騃滕六,迅折千葩怯殷七。
    笑笑先生懶學畫,花光仁老毛欲栗。

    51 《田上暮歸》 宋·仇遠

    兩鬢西風客帽斜,晚云橫嶺月籠沙。
    桑疇屈曲人蹤絕,螢火飛來照稻花。

    52 《雪江講堂》 宋·董嗣杲

    索居占得藕花風,幾字頭銜迥不同。
    烏帽染紗裁一幅,錦囊分卷集群公。
    湖光長日侵皋座,竹籜多時積鶴籠。
    擊柳吟驢何處去,想應乘雪釣江空。

    53 《巾車》 宋·張镃

    聽說小巾車,形模似竹輿。
    雙輪氈裹去,三壁帽開舒。
    僮矮行攜硯,鬟嬌坐奉書。
    岢峨回徑處,轣{左車右錄}度橋安裝。

    54 《避夢》 宋·艾性夫

    困熱依然夢不閑,起蒙絮帽待更闌。
    矮梅窗下清如水,淡月籠霜雁影寒。

    55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蔓草系羅裙,山云籠蓆帽。
    鼓舞賀元正,石女呵呵笑。
    喚作新年頭佛法,賺度人不少。
    不喚作新年頭佛法,賺度人不少。

    56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衲僧相見莫疑猜,布袋結頭今日開。
    露柱著衫南岳去,燈籠脫帽上天臺。
    只有云門木上座,終年無去亦無來。
    有時獨靠古屏畔,覷破門前下馬臺。

    57 《和顏長官百詠·負薪》 宋·朱繼芳

    破帽籠頭發半華,樵歌一曲勝長嗟。
    雞鳴裹飯豈高去,日暮天寒未到家。

    58 《題唐伯虎烹茶圖為喻正之太守三首》 明·王稚登

    太守風流嗜酪奴,行春常帶煮茶圖。
    圖中傲吏依稀似,紗帽籠頭對竹爐。

    * 關于籠帽的詩詞 描寫籠帽的詩詞 帶有籠帽的詩詞 包含籠帽的古詩詞(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