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笳聲的詩詞(256首)
142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148
《紫萸香慢 送雁》 清·屈大均
恨沙蓬,偏隨人轉,更憐霧柳難青。
問征鴻南向,幾時暖返龍庭。
正有無邊煙雪,與鮮飚千里,送度長城。
向并門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攜李卿。
150
《打冰詞》 清·吳偉業
北河風高水生骨,玉壘銀橋堆幾尺。
新戍云中千騎馬,橫津直渡無行跡。
下流湍悍川途開,吹笳官舫從南來。
帆檣山齊排浪進,牽船百丈聲如雷。
151
《天魔舞》 明·瞿佑
承平日久寰宇泰,選伎徵歌皆絕代。
教坊不進胡旋女,內廷自試天魔隊。
天魔隊子呈新番,似佛非佛蠻非蠻。
司徒初傳秘密法,世外有樂超人間。
152
《塞下二首》 明·謝榛
路出古云州,風沙吹不休。
烏鳶下空磧,駝馬渡寒流。
地曠邊聲動,天高朔氣浮。
霜連窮海夕,月照大荒秋。
擊鼓番王醉,吹笳漢女愁。
龍城若復取,俠士幾封侯。
153
《李家娘》 清·吳嘉紀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
殺人一百四十萬,新城舊城內有幾人活?
妻方對鏡,夫已墮首;腥刀入鞘,紅顏隨走。
西家女,東家婦,如花李家娘,亦落強梁手。
155
《題顯孝南山寺》 宋·趙企
背日西來眼界明,隔溪遙見梵王城。
旌旗夾道蔽山影,笳鼓入林聞谷聲。
青鳥向人疑有意,白云迎客不無情。
夕陽臨水共歸去,明日紛紛塵事生。
156
《挽龍圖待制徐良能墓》 宋·范端臣
少日蜚聲竦白袍,暮年策足上青霄。
功名略已追前輩,事業真堪托后凋。
諫草半焚煙寂寂,瑣窗一夢夜寥寥。
古塘原上誰行路,只有哀笳引葬簫。
157
《蘆》 宋·蕭崱
江客因貧識荻芽,一清鏖退雜魚暇。
燒來味挾蠔邊雨,掘得身離雁外沙。
春饌且供行釜菜,秋妝莫管釣舡花。
食根思到蕭騷葉,痕感邊聲咽戍笳。
159
《少年行》 明·徐禎卿
生長在邊城,騎射有聲名。
召募河源去,長屯都護營。
登山望敵氣,間道擊胡兵。
十決推雄戰,連呼扶漢旌。
云中息刁斗,天上掃攙搶。
坐弄胡笳月,梅花隴水清。
* 關于笳聲的詩詞 描寫笳聲的詩詞 帶有笳聲的詩詞 包含笳聲的古詩詞(2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