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第語的詩詞(448首)

    301 《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 宋·梅堯臣

    退之昔負天下才,掃掩眾說猶除埃。
    張籍盧仝斗新怪,最稱東野為奇瑰。
    當時辭人固不少,漫費紙札磨松煤。
    歐陽今與韓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

    302 《聞臨淄公薨》 宋·梅堯臣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語我火犯房。
    芒射鉤鈐而拂上相兮,禍非弼臣誰可當。
    昨日聞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歸臥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請而賜黃金百兩以為壽兮,諫官御史猶擊強。

    303 《送貢士會試京師》 明·高啟

    國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賚皆知天。
    南宮坐試二三策,能使海內無遺賢。
    院門晨開官燭爛,白袍鵠立人五千。
    上談禮樂祖姬孔,下議制度輕讎玄。

    304 《兵后逢張孝廉醇》 明·高啟

    前年遠別君父子,遭亂相傳皆已死。
    今朝南陌忽逢君,為識人中語音似。
    君言從親渡海濤,欲避兵禍辭官曹。
    間關僅得返鄉里,脫命羅罔真秋毫。

    305 《洗山》 宋·晁說之

    公事豈不猥,吾性自有適。
    驩言春風物,洗山出怪石。
    何幸此土壤,頑驁壓空碧。
    嶄巖有天姿,畚鍤不待力。

    306 《憶江南贈通叟年兄》 宋·晁說之

    北客而南征,蹇產非所志。
    問津人尚絕,後來狂避世。
    流離竄斥者,其數非一二。
    風流稱南朝,文物始佳麗。

    307 《送趙令公西京留守》 宋·王禹偁

    勛業與誰同,蕭何第一功。
    兩朝行直道,萬國變淳風。
    微恙妨三接,辭榮動四聰。
    白麻宣上閣,清洛守離宮。

    308 《送林介》 宋·王禹偁

    八年困名場,萬里有慈親。
    吟變閩越聲,衣有京洛塵。
    況復久相依,知子文行淳。
    不能致一第,虛作金鑾臣。
    昔予貶商洛,相送遠涉溱。
    今予謫滁上,語別清淮濱。
    途窮與道喪,詎免同沾巾。

    309 《又和宋侯三首》 宋·劉克莊

    春風才扇已微和,燈市新年笑語多。
    時有老農行拾穗,豈無太史筆歸禾。
    少留樓上三通鼓,休記云間第一歌。
    傳說遨頭詩句好,曹劉墻短不難過。

    310 《訪李公晦山居》 宋·劉克莊

    鳥洲在橋北,我仆云路迂。
    語仆爾何知,彼有高士廬。
    問樵得處所,林樾尤扶疏。
    修竹僅萬個,古梅非一株。

    311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312 《喜雨》 宋·陳與義

    秦望山頭云,昨日鸞鳳舉。
    冥冥萬里風,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憂,起坐聽檐語。
    風力有去來,龍工雜文武。

    313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宋·周必大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314 《讀樂天閒居篇》 宋·蔡襄

    予年四十四,發白成衰翁。
    非有高蓋車,曷與賢者同。
    嗟予出寒遠,家世嘗力農。
    十九登科第,圣彀參英雄。

    315 《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 宋·蔡襄

    名第同一籍,家園連七閩。
    何為別眉字,於今十四春。
    昔子補一尉,扶病走風塵。
    歸來解組紱,宴處頤精神。

    316 《謝寗寺丞惠希夷罇》 宋·邵雍

    仙掌峰巒峭不收,希夷去后遂無儔。
    能斟時事高抬頭,善酌人情略撥頭。
    畫虎不成心尚在,悲麟無應淚橫流。
    悟來不必多言語,贏得清閑第一籌。

    317 《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三首》 宋·蘇轍

    塤動篪鳴只自知,憂輕責少幸官卑。
    聲名謾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頜底髭。
    西鄙猖狂猶將將,中朝閑暇自師師。
    近成新論無人語,仰羨飛鴻兩翅差。

    318 《再次前韻四首》 宋·蘇轍

    城頭棟宇恰三間,楚望凄涼吊屈原。
    雨洗山川百里凈,風吹語笑一城喧。
    鄉書莫問經時絕,歲事初驚片葉翻。
    南近清淮鱸鱖好,釣筒時問有潛吞。

    319 《次韻子瞻與安節夜坐三首》 宋·蘇轍

    前山積雪暮崢嶸,燕坐微聞落瓦聲。
    共對一尊通夜語,相看萬里故鄉情。
    信歸嶺上寒梅遠,恨極江南春草生。
    明目青銅添白發,且須醉睡倒燈檠。

    320 《揚州五吟其五僧伽塔》 宋·蘇轍

    山頭孤塔閟真人,云是僧伽第二身。
    處處金錢追晚供,家家蠶麥保新春。
    欲求世外無心地,一掃胸中累劫塵。
    方丈近聞延老宿,清朝留客語逡巡。

    * 關于第語的詩詞 描寫第語的詩詞 帶有第語的詩詞 包含第語的古詩詞(4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