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屋的詩詞(257首)
161
《方巖尹主課漁溪》 宋·劉克莊
君于場屋素稱雄,非止原夫一技工。
貫虱心推白社族,執牛耳屬紫薇公。
烏衣子弟如康樂,絳帳先生得馬融。
看得龍飛第一榜,聯翩奏賦冠南宮。
162
《題林琦友于軒》 宋·劉克莊
城中甲第連霄漢,吾子書窗占地慳。
臥地大衾長枕共,呻吟細字短檠間。
一門兄季推諶紀,北屋東西著孔顏。
祗恐四方羔雁到,未容堅坐閉柴關。
163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167
《用吳祠書正月晦韻》 宋·洪咨夔
攬春群玉寫芳懷,次第安排到藥苔。
但得斯文留脈在,須教我輩放眉開。
疏風細雨桃花過,竹屋柴門燕子來。
老去湖山無復夢,荷鋤西崦覓榿栽。
169
《蟠龍菴》 宋·白玉蟾
五乳峰前第幾峰,碧潭深處有蟠龍。
半巖冷落孔明雨,一枕蕭騷少說風。
變化爪牙君子竹,埋藏頭角大夫松。
高人凄此結茆屋,天下蒼生怨旱虹。
172
《久客》 宋·毛滂
平生故人同偪仄,近者不見云泥隔。
男兒命好百不憂,封侯起第如戲劇。
我癡正亦坐命窮,眼暗頭童守書策。
風吹破屋雪入懷,獨與蝸牛夜爭席。
173
《秋日書懷》 宋·毛滂
秋日吐微明,寒葉墮半碧。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脈。
窗明棐幾凈,水石涵虛白。
茶開睡足眼,苔上懶行屐。
175
《次韻王定民宣德》 宋·蘇轍
彭城寺壁看詩來,顏氏瓢樽偶共開。
茅屋未完先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
新詩妙絕難為繼,高論微低得共陪。
第一詞人生不識,茲行尚喜揖君才。
178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宋·劉過
欲上姑蘇望虎丘,小邦寧有此風流。
山川形勢今三輔,人物英雄古列侯。
華屋鱗鱗冠蓋里,畫橋曲曲管弦樓。
金陵蜀郡俱疏遠,除卻皇都第一州。
179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180
《酬潘縣尉》 宋·王之道
堯明文采燦星宿,子全道義高金玉。
傷哉二子不可見,墓上悲風號拱木。
逢君論在友話偶及,令我吞聲為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遠寄錦囊詩一軸。
* 關于第屋的詩詞 描寫第屋的詩詞 帶有第屋的詩詞 包含第屋的古詩詞(2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