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第二聲的詩詞(225首)

    21 《五月二十八日書詩人壁》 清·黃宗羲

    不識山村路縱橫,但隨流水小橋行。
    一春尚未聞黃鳥,玉女峰前第一聲。

    22 《初夏即事十二解》 宋·楊萬里

    柳外花梢啼亂鶯,行人過盡不曾聽。
    得人聽處君知麼,天欲明時第一聲。

    23 《過呂城閘六首》 宋·楊萬里

    道是行船也未行,老夫誤喜可憐生。
    要知開閘真消息,記取金鉦第二聲

    24 《題胡季亨觀生亭二首》 宋·楊萬里

    漏泄春光有阿亨,一雙詩眼太乖生。
    草根未響渠先覺,不待黃鸝第一聲。

    25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 宋·劉克莊

    昔為樞掾侍延英,驀聽臚傳第一聲。
    仙籍香浮廣寒殿,奏篇紙貴洛陽城。
    親逢明主真千載,曾謂斯人止九卿。
    惟有一端差慰意,鶴山大字扁堂名。

    26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六代諱嗣宗》 宋·白玉蟾

    朱砂鼎里煉金晶,默禱天皇入紫冥。
    月落半山丹井水,猿聲驚斷滿天星。

    27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三代諱季文字仲歸》 宋·白玉蟾

    玉盂祝水起波云,筆下雷聲泣鬼神。
    龍虎山前山后間,先生活盡幾多人。

    28 《次韻張守曉起》 宋·陳造

    客亭移枕待殘更,起趁鄰雞第二聲
    了了每添新悟解,營營無復舊心情。
    興來命酒禁詩瘦,老去衰容怯鏡明。
    況是杏花濃露曉,不應蒙被問春晴。

    29 《游惠山觀第二泉》 宋·曹彥約

    自逢陸老問君名,又見蘇公記此行。
    從此卻歸廬阜去,豈無聲寄谷簾兄。

    30 《安樂窩示元德第二首》 宋·裘萬頃

    往時病僧寮,今為安樂窩。
    昔病而今安,所得良已多。
    百年直須臾,一丘且婆娑。
    倦翼棲茂林,潛鱗渺重波。

    31 《安樂窩示元德第二首》 宋·裘萬頃

    清泉出石竇,白云臥山窩。
    淋淫乍開霽,原野歡聲多。
    吾廬近西峰,其下林婆娑。
    解衣坐磐石,持竿釣清波。

    32 《下營曉行二首》 宋·方回

    月淡云濃弄曉晴,草中白處路微明。
    垂鞭緩轡十余里,始聽鳴雞第一聲。

    33 《金剛隨機無盡頌·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宋·釋印肅

    真聞信不猜,無去亦無來。
    聲聞無見解,人天幾萬回。

    34 《金剛隨機無盡頌·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宋·釋印肅

    聲求不可求,見跡不尋牛。
    跡在牛還在,不求何自休。

    35 《金剛隨機無盡頌·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宋·釋印肅

    特地一場愁,角聲吹畫樓。
    不困勉道者,洎合一生休。

    36 《金剛隨機無盡頌·善現起請分第二》 宋·釋印肅

    降伏在何人,能言不能聲。
    解語非關舌,廓然風月清。

    37 《金剛隨機無盡頌·善現起請分第二》 宋·釋印肅

    一堂風冷澹,翠竹籠軒檻。
    夜靜松聲清,蟾光凝湛湛。

    38 《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宋·釋印肅

    暖律潛消凍,萬國春風動。
    柳上一聲鶯,喚醒輪回夢。

    39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40 《上梅直講書》 宋·蘇軾

    軾每讀《詩》至《鴟梟》,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
    及觀《史》,見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

    古文觀止感恩書信

    * 關于第二聲的詩詞 描寫第二聲的詩詞 帶有第二聲的詩詞 包含第二聲的古詩詞(2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