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第三聲的詩詞(288首)

    221 《寄孟賓于》 宋·李昉

    幼攜書俞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三。
    昔日聲塵喧洛下,近年詩價滿江南。
    長為邑令情終屈,縱處曹郎志未甘。
    莫學馮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為慚。

    222 《壽陳府博》 宋·陳宗遠

    三嶼縈紆秀且奇,苕華琢采妙工倕。
    高羅絳帳聲盈耳,戲著斑衣笑解頤。
    魚藻留連依水密,鳳筩準擬向陽吹。
    的知梅信傳東閣,先訪南宮第一枝。

    223 《送神》 宋·葛閎

    丹霞飄渺海三峰,歸去瓊臺第幾重。
    仙驥一聲風馭遠,月明清露滴金松。

    224 《潮陽尉鄭太玉夢至泉側飲之甚甘明日得之東山》 宋·唐康

    入道肯著相,出神得佳泉。
    起尋定中境,偶在山之巔。
    四人蹋{抗扌換喬}{抗扌換虛},數里聞潺湲。
    循聲到巉絕,滿意流甘鮮。

    225 《恭謁臺岳桐柏觀紀事》 宋·謝伋

    拜恩散號在茲地,乘興真游駕小車。
    擁笏朝真香火罷,虛明庭院靜無嘩。
    按圖默記金聲賦,意氣直欲登仙槎。
    龍淵三井液膏乳,瓊臺雙闕飛云霞。

    226 《辛卯上是刑平寇歌》 宋·邢凱

    陳公籌策子房采,衣繡持斧征南方。
    親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無留藏。
    二帥宣威既電擊,群校賈勇爭奮揚。
    束身來降三百寨,所余一二猶陸梁。

    227 《代上何樞密》 宋·許應龍

    宋元憲公王沂公,妙齡擢第魁南宮。
    清華歷遍升諫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卻斂經綸來望郡,一鎮天雄一鎮鄆。
    政聲洋溢徹宸聰,丹詔紫泥催入覲。

    228 《鹿鳴宴》 宋·虞兟

    儒雅從來說雉山,抱琴何幸預榮觀。
    六人同榜昔猶有,一邑三魁今所難。
    方喜棘闈連鶚薦,又欣碧海起鵬搏。
    聯科甲第應余事,須把聲名久遠看。

    229 《戲贈小姑》 明·儲氏

    夭桃灼灼向窗前,十二闌干次第看。
    昨夜雨聲三四點,惜花人聽未曾眠。

    230 《飛花曲》 明·黎民表

    長安戚里競春陽,桃李花開夾道傍。
    遙裔鶴煙籠上苑,豐茸雞樹邇明光。
    濯錦含霞非一色,刻翠施紅映朝日。
    同心并蒂引鴛雛,接葉交枝棲鳳翼。

    231 《懷凈國》 明·虞淳熙

    客有歸來辭,都作蓮花字。
    五柳珊瑚枝,三徑玻璃地。
    天童候金門,香芻總而至。
    翠裓傾丹英,紛紛羅應器。

    232 《同崔傅答賢弟》 唐·王維

    洛陽才子姑蘇客。
    桂苑(一作杜宛)殊非故(一作舊)鄉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
    一片揚州五湖白。

    233 《歸后遣書問訊李敷文》 宋·戴復古

    聞說營新第,無從賀落成。
    門庭山水色,樓閣管弦聲。
    海內二三杰,胸中十萬兵。
    寧為一區計,不使九州平。

    234 《東宮壽詩》 宋·范成大

    再造炎圖撫太寧,龍樓毓德會千齡。
    三宮疊矩深邦本,兩曜重光炳帝庭。
    自古東明陪出日,祗今南極是前星。
    鈞天歲歲家人禮,長對瑤階第四蓂。

    235 《壽朱文公》 宋·辛棄疾

    玉漏聲沉曉色回,五云絢彩映庭槐。
    持巾珠履攙稱賀,飛鞚貂璫押賜來。
    黃菊尚遲三日約,碧桃已作十分開。
    洞天春色非人世,不記河第幾回。

    236 《新買啼雞》 宋·陸游

    峨峨赤幘聲甚雄,意氣不與其曹同。
    我求長鳴久未獲,一見便覺千群空。
    主人燒神議已決,知我此意遽見從。
    秋衣初縫惜不得,急典三百新青銅。

    237 《寄題龍泉項圣輿盧書院》 宋·楊萬里

    三顧先生得麟筆,付囑遺經誰第一。
    獨將麟髓飯澹翁,項家阿英亦其乙。
    澹翁孤忠貫兩儀,阿英卓行徹九扉。
    旌門一日插天半,卻把此筆傅阿宜。
    阿宜阿囝續弓冶,盧溪書院聲無價。
    不論當家與外人,不日天池看渾化。

    238 《贈左元規》 宋·楊萬里

    誰道古人今不如,龍生龍駒鳳鳳雛。
    太沖千載有孫子,筆端真可四三都。
    向來鹿鳴首送渠,至今銀袍雙袖烏。
    會逢玄晏為拈出,殿前作賦聲第一。

    239 《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 宋·楊萬里

    吳綾縫囊染菊水,蠻砂涂印題進字。
    淳熙鍚貢新水芽,天珍誤落黃茅地。
    故人彎渚紫微郎,金華講徹花草香。
    宣賜龍焙第一綱,殿上走趨明月璫。

    240 《宋相國挽辭二首》 宋·司馬光

    仁圣初承緒,敷在籲俊賢。
    得人茲最盛,射策獨居先。
    禁省英聲遠,巖廊至華宣。
    辭榮還故第,三事究高年。

    * 關于第三聲的詩詞 描寫第三聲的詩詞 帶有第三聲的詩詞 包含第三聲的古詩詞(2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