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符篆的詩詞(68首)

    1 《巨濟弟書夢求詩賦古風云》 宋·鄭剛中

    稽首叩微妙,下筆書符若風雨。
    又復沃之瓊丘泉,過口腹腸如火煮。
    臨行戒以食腥穢,轉首蘧然成栩栩。
    吾聞有夢皆想成,此夢怪奇非想取。

    2 《黃天谷贈詩次韻二首》 宋·劉克莊

    世無仙則已,有必屬斯人。
    丹熟將分友,云游每念親。
    小窗時讀易,靜室夜修真。
    符篆皆馀事,題詩亦也塵。

    3 《睡魔》 宋·舒岳祥

    睡魔如瘧鬼,日日應期來。
    符篆燒難卻,茶槍戰不開。
    中宵翻醒去,當晝又潛回。
    應是五窮數,留君共酌杯。

    4 《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宋·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5 《竹符》 宋·宋煜

    仙篆元非世俗書,筆端會把鬼神驅。
    當年筆跡今何在,洞客爭傳筆葉符。

    6 《謝寄符》 明·平顯

    百道仙符下武當,電光隨繞讀書堂。
    詩魔懼挾文窮遁,酒圣靈驅瘧鬼藏。
    墨汁潤分瑤草色,篆文清帶榔花香。
    壁琴自此如神助,長覺風霆響洞房。

    7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8 《端午席上詠美人彩索釵符(二首)》 明·高啟

    靈篆貯紗囊,熏風綠鬢傍。
    從今能鎮膽,不怯睡空房。

    9 《雜歌謠辭·步虛詞》 唐·韋渠牟

    玉簡真人降,金書道箓通。
    煙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風。
    四極威儀異,三天使命同。
    那將人世戀,不去上清宮。

    春江景色

    10 《太母魏氏半徑題石》 唐·陳元光

    喬岳標仙跡,玄扃妥壽姬。
    烏號非嶺海,鶴仰向京師。
    系牒公侯裔,懸弧將相兒。
    清貞蜚簡籍,規范肅門楣。

    11 《步虛詞十九首》 唐·韋渠牟

    玉簡真人降,金書道箓通。
    煙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風。
    四極威儀異,三天使命同。
    那將人世戀,不去上清宮。

    12 《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龍山城并錫賚兩州刺史及部落酋長等》 唐·薛逢

    圣主憂夷貊,屯師剪束欽。
    皇家思眷祐,星使忽登臨。
    用命期開國,違天必釁碪.化須均草樹,恩不間飛沈。
    束馬凌蒼壁,捫蘿上碧岑。

    13 《寄懷華陽道士》 唐·陸龜蒙

    華陽門外五芝生,餐罷愁君入杳冥。
    遙夜獨棲還有夢,昔年相見便忘形。
    為分科斗親鉛槧,與說蜉蝣坐竹欞。

    14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15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16 《絕句》 唐·呂巖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
    于中煉就長生藥,服了還同天地齊。
    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
    若人尋得水中火,有一黃童上太微。

    17 《符離樹穴中石篆》 唐·佚名

    旁有水,上有道,八百年中逢栲栳。

    18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19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20 《玉女搖仙佩》 宋·晁端禮

    宮梅弄粉,御柳搖金,又喜皇州春早。
    盛世生賢,真仙應運,當日來從三島。
    車馬喧青曉。
    看千鐘賜飲,中人傳詔。

    * 關于符篆的詩詞 描寫符篆的詩詞 帶有符篆的詩詞 包含符篆的古詩詞(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