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音的詩詞(331首)
242
《天彭得解》 宋·李石
一第楓宸歲月深,槐花杯酒喜同斟。
真成冀北空群馬,便作雙南滿地金。
計上八人才子數,筆端四海狀元心。
蜀天九萬看鵬運,側耳潮頭駕捷音。
243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244
《許總卿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四紀才名庵世務,七年符節坤維住。
褒功屢有璽書來,趨詔尚遲軺傳赴。
男兒功多投老遂,烈士心豈隨年暮。
松杉頂禿始干云,駿駔齒長方識路。
245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246
《賀王制置敷學之除》 宋·李流謙
太霄杰觀凌空起,非霧非煙護珠蕊。
萬靈操戟夾危棟,中有丹書并綠字。
走云飛雨澤地產,合璧聯珠煥宸緯。
堯圖羲墳共彪炳,禹訓湯銘角雄偉。
247
《聞常伯韓公下世感賦》 宋·姜特立
逸軌高標下可扳,風流人物晉唐還。
胸襟磊落塵埃外,尊酒灑淳筆硯間。
英氣一朝歸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
繐帷莫奠知音淚,極目樓邊有愧顏。
248
《次韻陸郎中》 宋·姜特立
亟報門前寄好音,炯然書札照家林。
興來自說宦情薄,詩到方知秋思深。
臨老讀書因教子,閉門捫虱為搜吟。
當今大筆如君少,未用深藏嘆陸沈。
249
《次韻子都兄鮑庵芍藥》 宋·李洪
春歸鶯老禁無音,天數紅芳著意深。
姝色自應傾一國,多情向惜費千金。
如迎如舞緣風拆,不淡不深愁雨侵。
宜與花王為輔佐,欲傳彩筆繼高吟。
250
《老來》 宋·樓鑰
老來何以度光陰,只有圍棋與鼓琴。
棋為心勞疏對局,琴因臂弱倦調音。
曲肱時復同尼父,面壁何妨學少林。
氣習未除只自笑,又還弄筆動微吟。
251
《書吳夢予古樂府后》 宋·樓鑰
古來樂府近來無,筆力如君卻有余。
日恐遺音亡正始,喜聞新作過黃初。
不夸藝苑徒工瑟,應免侯門久曳裾。
更向江西詩窟去,他年時寄一行書。
253
《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 宋·樓鑰
先生作賦真八吟,高處獨步無古今。
少從三山來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嘗學事六七載,膏馥沾丐資之深。
竊名文場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254
《呈四表兄求棲碧遺文》 宋·廖行之
詩亡自昔周之東,末乃賴有三閭翁。
三閭避讒思去國,當時無人歌雨濛。
忠懷義概不見省,獨以文字涂幽窮。
高情寓物發嘆詠,憂深思遠言非空。
257
《連日大雪獨坐有感》 宋·虞儔
呼得蒼頭數橐金,旋沽村酒過墻陰。
焦琴不鼓知音斷,凍筆頻呵作意吟。
擾擾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為寒心。
憑君試向江邊問,又漲晴波幾尺深。
259
《寄楊溥子》 宋·趙蕃
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260
《次韻在伯對雪見示》 宋·趙蕃
初迷庭砌與墻陰,旋著遙山及遠林。
飄灑故看朝已積,繽紛更覺晝彌深。
東都皎皎關門臥,魯國寥寥振履音。
作氣再衰三則竭,強拈愁筆和高吟。
* 關于筆音的詩詞 描寫筆音的詩詞 帶有筆音的詩詞 包含筆音的古詩詞(3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