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筆跡的詩詞(498首)

    101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唐·劉禹錫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
    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
    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102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唐·張籍

    選得閑坊住,秋來草樹肥。
    風前卷筒簟,雨里脫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藥歸。
    非因入朝省,過此出門稀。

    103 《代曲江老人百韻(年十六時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舊日春。
    先皇初在鎬,賤子正游秦。
    撥亂干戈后,經文禮樂辰。
    徽章懸象魏,貔虎畫騏驎。

    104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105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唐·白居易

    冒寵已三遷,歸期始二年。
    囊中貯馀俸,園外買閑田。
    狐兔同三徑,蒿萊共一廛。
    新園聊刬穢,舊屋且扶顛。

    106 《御題國子監門》 唐·薛存誠

    宸翰符玄造,榮題國子門。
    筆鋒回日月,字勢動乾坤。
    檐下云光絕,梁間鵲影翻。
    張英圣莫擬,索靖妙難言。
    為著盤龍跡,能彰舞鳳蹲。
    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唐詩三百首寫鳥寓人抒懷生活哲理

    107 《喜弟淑再至為長歌》 唐·李渤

    前年別時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離鴻一別影初分,淚袖雙揮心哽咽。
    別來幾度得音書,南岳知□□□□。

    108 《贈毛仙翁》 唐·李紳

    憶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
    曾師軒黃友堯湯,混跡和光佐周武。
    周之天子無仙氣,成武康昭都瞥爾。

    109 《秋夕遣懷》 唐·姚合

    昨宵白露下,秋氣滿山城。
    風勁衣巾脆,窗虛筆墨輕。
    臨書愛真跡,避酒怕狂名。
    只擬隨麋鹿,悠悠過一生。

    110 《李甘詩》 唐·杜牧

    太和八九年,訓注極虓虎。
    潛身九地底,轉上青天去。
    四海鏡清澄,千官云片縷。
    公私各閑暇,追游日相伍。

    111 《李甘詩》 唐·杜牧

    太和八九年,訓注極虓虎。
    潛身九地底,轉上青天去。
    四海鏡清澄,千官云片縷。
    公私各閑暇,追游日相伍。

    論說文書信

    112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唐·薛能

    日日閑車馬,誰來訪此身。
    一門兼鶴靜,四院與僧鄰。
    雨室墻穿溜,風窗筆染塵。
    空馀氣長在,天子用平人。

    113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唐·薛能

    日日閑車馬,誰來訪此身。
    一門兼鶴靜,四院與僧鄰。
    雨室墻穿溜,風窗筆染塵。
    空馀氣長在,天子用平人。

    114 《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 唐·李群玉

    昔與張湘州,閑登岳陽樓。
    目窮衡巫表,興盡荊吳秋。
    擲筆落郢曲,巴人不能酬。
    是時簪裾會,景物窮冥搜。

    115 《寄友人》 唐·賈島

    同人半年別,一別寂來音。
    賴有別時文,相思時一吟。
    我常倦投跡,君亦知此衿。
    筆硯且勿棄,蘇張曾陸沉。
    但存舌在口,當冀身遂心。
    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

    116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唐·溫庭筠

    嵇紹垂髫日,山濤筮仕年。
    琴樽陳席上,紈綺拜床前。
    鄰里才三徙,云霄已九遷。
    感深情惝怳,言發淚潺湲。

    117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唐·溫庭筠

    嵇紹垂髫日,山濤筮仕年。
    琴樽陳席上,紈綺拜床前。
    鄰里才三徙,云霄已九遷。
    感深情惝怳,言發淚潺湲。

    118 《七愛詩·李翰林(白)》 唐·皮日休

    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口吐天上文,跡作人間客。
    磥砢千丈林,澄澈萬尋碧。
    醉中草樂府,十幅筆一息。

    119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120 《大梁見喬詡》 唐·羅隱

    湘水春浮岸,淮燈夜滿橋。
    六年悲梗斷,兩地各萍漂。
    刀筆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跡卑甘汩沒,名散稱逍遙。

    * 關于筆跡的詩詞 描寫筆跡的詩詞 帶有筆跡的詩詞 包含筆跡的古詩詞(4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