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筆路的詩詞(712首)

    481 《送趙處士游方》 宋·洪咨夔

    道家何荒唐,釋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結入楊墨案。
    時文窘枘鑿,俗好厭冰炭。
    起尋出頭路,去覓行腳飯。

    482 《可惜》 宋·白玉蟾

    人間何似神霄府,我今面目蒙塵土。
    年來無夢到神霄,一度傷懷淚如雨。
    風前無奈倚欄干,雪里不堪聞杜宇。
    此情欲誰有誰知,只有春風知我苦。

    483 《翛然軒》 宋·白玉蟾

    不著人間一點塵,翛然一室貯幽人。
    清宵甕下酒中圣,白晝筆頭詩泣神。
    芳草惜鋤憐綠凈,落花慵掃愛紅勻。
    棋聲隔斷華胥路,自把博山燒暮春。

    484 《贈周龐齋居士》 宋·白玉蟾

    召公八十入為相,太公八十出為將。
    趙州八十方行腳,鐘離八十離塵劫。
    古者八十方施為,何況百歲七十稀。
    居士而今七十七,黃發皓齒修龐眉。

    485 《順昌即事》 宋·白玉蟾

    筆下千機錦,胸中一滴金。
    乾坤春甕闊,風月夜樓深。
    世絕夫君操,人誰梁父吟。
    只尋云外路,誰復聽寒砧。

    486 《謝杜相公》 宋·蔡襄

    謝政閑宮傅,當年老相君。
    詩情通造化,筆力作風云。
    是則經綸手,施於淡伯文。
    捧窺心感悸,無路候公門。

    487 《四賢一不肖詩·右歐陽永叔》 宋·蔡襄

    先民至論推天常,補袞扶世為儒方。
    圜冠博帶不知本,樗櫟安可施青黃。
    帝圖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誠有望。
    處心學士貴適用,異端莫得窺其墻。

    488 《提刑司封以鄰霄臺佳什垂示輒成拙篇以登厚貺》 宋·蔡襄

    峭拔幾千仞,孤高無四鄰。
    低回傾北斗,突兀起東閩。
    締結青云上,登臨滄海濱。
    溪山來面勢,歌吹徹穹旻。

    489 《喜歐陽永叔余安道王仲儀除諫官》 宋·蔡襄

    御筆新除三諫官,士民千口盡相歡。
    昔時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賢得路難。
    好竭謀猷居帝右,直須風采動朝端。
    人生萬事皆塵土,惟是功名永遠看。

    490 《序賓亭》 宋·蔡襄

    師律先憂寄,朝家此得人。
    門庭環劍佩,胸膽貫星辰。
    今已閒戎略,疇能卜宴申。
    樓高休暇日,臺逈厭登春。

    491 《正旦上司憲府詩》 南北朝·庾信

    詰旦啟門欄。
    繁辭涌筆端。
    蒼鷹下獄吏。
    獬豸飾刑官。

    492 《用寄成季韻呈魯直》 宋·晁補之

    懷英名高長史口,獨以一人當北斗。
    黃公崛起與之班,奄有斯名唐以還。
    文章破觚賴圣世,筆墨未逃蹊徑間。
    湖州太守諸儒長,可獨進賢無上賞。

    493 《登聞鼓詩》 宋·毛滂

    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494 《和子瞻監試舉人》 宋·蘇轍

    登科歲云徂,舊學日將落。
    外遭饑寒侵,內苦憂患鑠。
    傳家足墳史,遺說本精約。
    群言久紛蕩,開卷每驚矍。

    495 《夏夜與臧奎陳越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 宋·魏野

    雨破畏日沉,月出酷暑歇。
    衙中河亭上,靜與山不別。
    良朋俱遠來,文會一何悅。
    箕踞巾舄閑,玩好琴樽列。

    496 《送孫推官之闕下》 宋·魏野

    此去知君免嘆嗟,薦章先已到京華。
    賓筵沉滯才雖久,仙省遨游路不賒。
    綠映酒旗村店柳,紅迎詩筆御園花。
    幾多祖席棠郊外,馬上回看日已斜。

    497 《送馬共之任內江縣尉兼主簿》 宋·魏野

    驢上吟詩賈島同,同江歸去指江東。
    封疆半在猿聲里,道路多穿竹箐中。
    想得兩衙長鎖印,應過三載不張弓。
    重登制策高科在,筆硯公馀莫廢功。

    498 《次韻和李舍人拜命書懷寄館殿舊僚之什》 宋·楊億

    拜命入星垣,偏承圣主恩。
    黃扉陪漢相,彩筆代堯言。
    佩玉天顏近,籯金世望喧。
    下僚今隔品,云路仰高軒。

    499 《丁元珍挽詞二首》 宋·曾鞏

    從軍王粲筆,記禮后蒼篇。
    謾有殘書在,能令好事傳。
    鵬來悲四月,鶴去遂千年。
    試想長橋路,昏昏隴隧煙。

    500 《送陳商學士》 宋·曾鞏

    柳黃半出年將破,溪溜浸苔強萬個。
    溪頭蒲葦各萌芽,山梅最繁花已墮。
    物色撩人思易狂,況躋別館情何那。
    城東日晚公將去,纛影未離愁四座。

    * 關于筆路的詩詞 描寫筆路的詩詞 帶有筆路的詩詞 包含筆路的古詩詞(7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