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記的詩詞(456首)
81
《叔達及第書走筆答之》 宋·陳藻
君在臨安落第時,我從融水寄君詩。
君歸莆陽為薦首,我到漁溪餞君酒。
龍飛唱第才俊多,健筆如君非甲科。
終然學問有知已,姓名不記今卑矣。
87
《讀太原王氏家記二首》 宋·方回
中原表表日星垂,積善傳家泗水湄。
一瓣心香鄒國廟,八分手筆嶧山碑。
檢身粹行言相應,報國精忠孝可移。
千萬人中無一二,庭闈偕老及期頤。
93
《史》 唐·李嶠
馬記天官設,班圖地里新。
善談方亹亹,青簡見彬彬。
方朔初聞漢,荊軻昔向秦。
正辭堪載筆,終冀作良臣。
94
《和李起居秋夜之作》 唐·薛奇童
過庭聞禮日,趨侍記言回。
獨臥玉窗前,卷簾殘雨來。
高秋南斗轉,涼夜北堂開。
水影入朱戶,螢光生綠苔。
簡成良史筆,年是洛陽才。
莫重白云意,時人許上臺。
98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99
《桃源篇》 唐·權德輿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
巖徑初欣繚繞通,溪風轉覺芬芳異。
一路鮮云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 關于筆記的詩詞 描寫筆記的詩詞 帶有筆記的詩詞 包含筆記的古詩詞(4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