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翰的詩詞(318首)
261
《寄李晦庵》 宋·趙蕃
昔我曾大父,高父世無倫。
晚生不盡得,所知三數人。
堂堂贊皇公,實能繼張陳。
諫垣磨薦墨,許之以經綸。
263
《贈徐處士》 宋·趙蕃
南朝文士數徐陵,騎省流風篆法存。
翰墨了知無異道,丹青今復見諸孫。
規模要自胸中具,繩尺嫌于筆下論。
太息藝成頭已白,誰能持使獻金門。
264
《愛梅歌》 宋·徐照
紫琳聯坳蘸黟漆,破帽籠頭醉拈筆。
解返冰魂化墨倦,青皇盡把韶華失。
巧分六出騃滕六,迅折千葩怯殷七。
笑笑先生懶學畫,花光仁老毛欲栗。
265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御書贊》 宋·岳珂
維圣肆筆根于天,神蹤合作皆自然。
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
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
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
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
268
《擬古》 宋·蘇泂
漢光昔未遇,頗為兄嫂欺。
誰知韓王信,本是屠沽兒。
他時筑將壇,意氣帝者師。
中興屏新莽,長劍誅赤眉。
269
《贈林薪》 宋·王邁
丈夫惟窮不可諱,仆妾于人真短氣。
一技能精百不憂,有功翰墨尤足貴。
林生家世本業儒,讀書不利改傭書。
計窮未肯與書絕,又學裁翦兼黏糊。
271
《送管季衡赴省》 宋·李曾伯
酌君以江南臘釀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蘭。
餞君以慈恩千佛之筆,贈君以洪鈩九轉之丹。
酒呼美祿壯行色,蘭取剩馥香人寰。
筆將披腹寫今古,丹可換骨超仙凡。
273
《和野渡為青溪賦》 宋·衛宗武
好士不論親與疏,絕甘分少寧求余。
孔程一見便傾蓋,懽如故舊其非歟。
世多奇俊無南北,平昔可曾致佳客。
吾鄉良友無出君,二仲之交猶欠一。
274
《壽雪竇寺炳同長老》 宋·陳著
昌黎大顛相接識,為說道理驚孤寂。
歐公喜與惟儼交,愛其文逸通經術。
自顧擬非韓歐倫,漫游亦到沙門釋。
明覺后人少野師,湖海宿尊推第一。
275
《贈霆伯侄》 宋·姚勉
靈源聚英氣,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詩吟性情。
276
《題鬼字軸》 宋·姚勉
玉衡杓建天之綱,枕參魁耀森寒芒。
總提眾星環侍傍,仰望熠熠開神光。
有美俊容分天章,收入翰墨何淋浪,一筆三丈超尋常,字勢直作蛟龍驤。
278
《蕓窗集畫圖》 宋·何夢桂
天馬不生韓干死,崔白翎毛落蒿里。
虎頭妙筆夜通靈,主爵郎中羞畫史。
楊君畫眼空四海,剩把金奩貯奇詭。
榆關牧馬邊草秋,一騎一縱驊與騮。
280
《寄南仲》 宋·仇遠
坡翁昔年五十二,翰林侍讀為學士。
溪翁年德與坡同,官職胡為未相似。
我道閒人勝貴人,儻來軒冕溪云比。
翁今田園瀨水上,頗勝求田陽羨里。
* 關于筆翰的詩詞 描寫筆翰的詩詞 帶有筆翰的詩詞 包含筆翰的古詩詞(3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