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端知的詩詞(270首)
62
《病驥圖》 明·周忱
吳興父子俱能畫,筆端往往追曹霸。
當時托意知為誰,惻愴令人傷此馬。
此馬虺頹未可輕,昔陪八駿天衢行。
彩云禁御春如海,曾聽玉輅和鸞鳴。
63
《草書歌》 明·朱瞻基
草書所自何所授,初變楷法為章奏。
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伯英。
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
筆端變化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
64
《和陶雜詩十一首》 宋·蘇軾
余齡難把玩,妙解寄筆端。
常恐抱永嘆,不及丘明遷。
親友復勸我,放心餞華顛。
虛名非我有,至味知誰餐。
思我無所思,安能觀諸緣。
已矣復何嘆,舊說易兩篇。
66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宋·蘇軾
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
人將蟻動作牛斗,我覺風雷真一噫。
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
68
《杜甫祠》 宋·戴復古
嗚呼杜少陵,醉臥春江漲。
文章萬丈光,不隨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堯舜上。
時兮弗我與,屹然抱微尚。
69
《毗陵太平寺畫水呈王君保使君》 宋·戴復古
何人筆端有許力,卷來一片瀟湘碧。
摩挲老眼看不真,怪見層波涌虛壁。
天慶觀中雙黑龍,物色雖殊妙處同。
能將此水畜彼龍,方知畫手有神通。
龍兮水兮終會遇,天下蒼生待霖雨。
71
《早秋》 宋·陸游
貂裘塵土憶東周,瓜隴風霜隱故侯。
嬾似老雞頻失旦,衰如蠹葉早知秋。
壺觴非復平生友,歲月空添客子愁。
病起筆端猶健在,未妨揮灑賦登樓。
72
《題山家壁》 宋·陸游
山中無傳漏,猿鳴知既夕。
芳藤上幽援,素月照高壁。
主人殊喜事,歡若有夙昔。
稚子擎竹盤,炊黍持餉客。
卜鄰雖未辨,清嘯聊自適。
還病久廢詩,筆端嘆荊棘。
76
《又盜棄端硯一首》 宋·劉克莊
□衣孔履世猶欽,此硯隨公歲月深。
璞美止緣鸜眼□,價高不數褭蹄金。
虬髯尚破偷兒膽,麟筆曾誅賊子心。
今代安知無雋尹,傳經決獄肯披襟。
77
《贈林信夫》 宋·劉克莊
昔日相師今畫師,依然紅頰映霜髭。
懶為閱世青白眼,寫出無聲水墨詩。
胸次九流人物鏡,筆端三友歲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貴,絕藝何憂不見知。
78
《贈空上人》 宋·曾幾
我搴空門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壺,中有寶月寒。
四壁澹相對,安身一蒲團。
玲瓏六窗靜,竟日心猿閒。
79
《送逮子赴秋試江西漕司》 宋·曾幾
有詔詞場獵俊英,西風匹馬豫章城。
欲追諸父雁行上,肯逐群兒魚隊行。
金是莫邪當自必,璞非死鼠會相明。
筆端妙處還知否,萬里秋天壯氣橫。
* 關于筆端知的詩詞 描寫筆端知的詩詞 帶有筆端知的詩詞 包含筆端知的古詩詞(2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