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方的詩詞(1142首)
821
《送劉常父秋試兼簡行父》 宋·陳造
良樂佇目思驥子,工師擇材須杞梓。
劉家昆寧近是用,直干百圍日千里。
戲彩之暇西雞窗,平挹千古如探囊。
尺箠政自無堅強,況腰烏號手魚腸。
823
《謝高機宜惠紙》 宋·陳造
詩人百用皆草草,文房所儲備精好。
君家此紙世上珍,肯分嘉惠及此老。
女膚膩滑葭膜勻,溪叟搗冰舊疑神。
何人袖有善幻手,解藍田玉山為貧。
824
《雪再次韻》 宋·陳造
卑官望雪心,有賦繼夢渴。
旱氣方兆朕,造物工式遏。
山城窮陋地,民愉牟麥活。
即今稼事寶,趙璧還秦奪。
825
《葉進卿寄和章次韻復之》 宋·陳造
君文如泛濤淵里,方快驚瀾忽清泚。
手抄口誦欲忘年,小窗長日銅爐煙。
端宜飲我三斗墨,有底向人矜此客。
平生歌頌仍歌風,寬柔靜直能形容。
826
《贈趙子野》 宋·陳造
長翁飲德腹為實,趙侯論交膠在漆。
這曹未肯孤吟賞,車載鴟夷挽衰疾。
樓前紅樹媚晴霽,樓間清風細披拂。
崢嶸帝皞奪花事,仿佛江妃奏瑤瑟。
827
《送臧汝舟楚州秋試》 宋·陳造
羨殺君家有兩方,阿戎材幹更昂藏。
久知筆力能扛鼎,此去賢書定探囊。
鄰近玉淵嘗借潤,眼中珠樹看爭芳。
舊陪眾俊工飛動,老氣因君尚激昂。
828
《再口占次韻》 宋·陳造
君家朱合隔囂塵,可欠賓筵蘭蕙春。
橫草定銘鞮汗石,穿楊新賜上方銀。
幾時釃酒招嘉客,不假傾囊得麗人。
莫坐風慳仍雨澀,只將詩筆詫無鄰。
829
《壽范潔齋二首》 宋·吳泳
明河耿高樹,素月流澄瀛。
裊裊來金風,秋意浩以盈。
美人自西方,鐘此一氣清。
如潭貯皎潔,如室生虛靈。
831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宋·陳師道
謝公中年後,畏與親友別。
數日懷抱惡,每笑冠纓絕。
生有四方事,死當一語決。
前笑今則悲,吾衰擬何說。
著鞭何必先,倒筆不容掣。
鞭爾轅下駒,萬里一改轍。
832
《再和寇十一二首》 宋·陳師道
與世相違孰自量,資身無策漫多方。
逢場作戲真呈拙,誤筆成蠅豈所長。
名字不歸青史筆,形容終老白云鄉。
可須五斗輕千里,賴有斯人未肯忘。
834
《寄晁以道》 宋·陳師道
兩官俱為鄰,常若千里遠。
經年不通書,子孰知我懶。
相期宇宙外,肯復校繁簡。
我愚亦知此,子意豈不滿。
835
《再酬》 宋·陳師道
鄉里衣冠不絕人,近天尺五只清門。
論文正可簪雙筆,澆舌行看賜上樽。
瓊玖每蒙先木李,蜩鳩方共笑飛鯤。
固知賢杰當傳世,下里朱陳亦有孫。
836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837
《邃經堂》 宋·李廌
男子宜讀書,讀書須五車。
紙腐唇自裂,豈為刳心魚。
吾子少年時,青云得意初。
英華發清端,賦筆凌相如。
838
《趙德麟中秋生日》 宋·李廌
中秋月,風露凄清光倍潔。
皓氣澄霄萬象沉,孤光散彩繁星滅。
中秋潮,江海鯨波此日高。
倒卷東溟蕩平陸,逆撼九江翻怒濤。
839
《觀瀾堂》 宋·李新
風觀生涼底事雄,五湖煙浪一堂中。
公方觀水那無術,客欲工詩正坐窮。
翻出秋潮真是幻,化成蓬嶠本來空。
筆端造化黨奇特,為掃茅茨半畝宮。
* 關于筆方的詩詞 描寫筆方的詩詞 帶有筆方的詩詞 包含筆方的古詩詞(11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