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筆帽的詩詞(96首)

    81 《將適毗陵道中遇居簡上人》 宋·周弼

    姑蘇觀下逢居簡,帽子欹斜衣懶散。
    自言契闊漫東西,雖老猶能青白眼。
    知音不在禪床久,抱刺懷書謹奔走。
    反舌無聲亂草間,回首盡成獅子吼。

    82 《梅邊》 宋·方岳

    野人暖入狼頭帽,雪后寒生鶴膝枝。
    杖屨與峰回路轉,溪山又物換星移。
    酒能作崇可忘酒,詩不窮人未是詩。
    筆走秋蛇情燦漫,誰知方寸太平時。

    83 《醉聞杜宇》 宋·仇遠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海燕聊為客,杜鵑何苦啼。
    狂那知帽落,歸不為花迷。
    信筆成詩句,苔箋小草題。

    84 《和至聊述懷二首》 宋·王炎

    管城脫帽即詩成,尚挾琴書困筆耕。
    自可追風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鳴。
    心于外物無榮辱,身與虛名孰重輕。
    醉里工為青白眼,定應阮籍是前生。

    85 《六州歌頭 戊申歲,一春強半風雨,不可出戶》 元·邵亨貞

    雨中望粼墻桃花,殆欲零落,感人事之不齊,歡芳時之易失,信筆紀述,斐然成章。
    桓司馬謂樹獨如此,人何以堪,今乃信之矣劉郎老去,孤負幾東風。
    思前度,玄都觀,舊游蹤。
    怕重逢。

    86 《九日南陽與諸公會》 宋·宋庠

    憭慄霜華六幕空,丹萸成佩菊芬叢。
    香浮彭澤仙巾酒,影落龍山宴帽風。
    詩筆娛情真泣豆,舞腰回節更驚鴻。
    夕陽峣榭愁重顧,不見舂陵舊郁蔥。

    87 《都下次韻酬松陽葉叔文》 宋·項安世

    君不見昆罔烈焰燔蒼穹,中有一氣亙天如白虹。
    又不見徂徠之山丈雪,但見磊塊硉兀錯立于其中。
    從來人事看晚歲,不興兒童爭此世。
    五金流處要璠玙,萬木枯時待松桂。

    88 《偶成》 宋·葉茵

    人間總利名,此地此心清。
    雨架筆多潤,風欞琴自聲。
    虛堂回古味,逆境見真情。
    脫帽尋蘄簟,酣眠小太平。

    89 《觀鍾離中散草書帖》 宋·孔武仲

    兒童不識草書法,但見滿紙鰌蛇結。
    安知筆法追古初,睨視眾體稱雄杰。
    事忙往往無暇寫,屬思幽窗乃奇絕。
    鍾離昂昂散人后,寄跡一官今白首。

    90 《詠陳世良天開圖畫之閣》 宋·陳淳

    九仙來來到筠谷,誰向云端締高閣。
    背倚金山作后屏,左右龍虎交蟠伏。
    前頭諸峰列碧霄,獻奇貢異相聯絡。
    文筆時時氣蔚蔥,香騰旦旦煙醲郁。

    91 《送蔡伸道》 宋·李處權

    當年傾蓋便情親,老去那知更賤貧。
    松竹故園秋未老,溪山南國雨能新。
    可憐作客身如夢,尚喜傳家筆有神。
    咫尺重陽歸務速,吹花落帽要吾人。

    92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93 《天竺謝竹心陳通判見訪》 宋·釋行海

    紫袍烏帽馬蹄輕,曉浥秋山桂露清。
    慷慨劇談當世事,艱難方見故人情。
    杏園舊宴魁麟筆,蓮幕重開佐鳳城。
    青瑣玉堂殊有待,江淮何日可休兵。

    94 《二月二十四日楊廷秀郎中諸友約游西湖佘以小》 宋·喻良能

    都城西頭二月尾,湖水平堤縠紋起。
    南北山光罨畫中,淺深草色裙腰里。
    群仙領客泛艅艎,黃帽劈波驚鰋鯉。
    中流劇談聞兩岸,闔坐題詩動盈紙。

    95 《乞酒于林子長通判》 宋·袁說友

    衰顏得酒尚能赪,笑我維罍恥弗盈。
    無計青州幾從事,可憐白面一書生。
    新篘競說鄰家熟,好句慚無健筆成。
    傳語白衣人記取,何須秋帽始關情。

    96 《送曹能始進士北上》 明·王稚登

    風流蘊藉更才華,年少成名乍起家。
    銀甕青絲吳市酒,竹爐紗帽建溪茶。
    車同潘令人人果,筆似江郎夜夜花。
    去覓江東二三子,帝京明月醉琵琶。

    * 關于筆帽的詩詞 描寫筆帽的詩詞 帶有筆帽的詩詞 包含筆帽的古詩詞(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