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筆帖的詩詞(171首)

    81 《李公擇嘉裕帖贊》 宋·岳珂

    予登五老峰,其下蓋有山房焉。
    繚閣層廊,疏松秀篁,泉璆夜鳴,谷繡晨張。
    公方讀書其間,蓋已會此趣于胸中之藏。
    然則摛墨池之華,擷彩筆之芳,發其緒余,書尺七襄,固知其自然云錦之章也。

    82 《劉季高書簡帖贊》 宋·岳珂

    用情之真,視古庶幾。
    他帖雖不能盡知,筆法皆清而奇。
    我標淳風,以戒言詭。

    83 《蘇文忠蕭丞相樓二詩帖贊》 宋·岳珂

    登高而賦,維以思古。
    二難之風,意健句嫵。
    黯然塵楮,筆勢軒翥。
    真兮不諼,我懷陟岵。

    84 《文忠烈治裝帖贊》 宋·岳珂

    德威堂中有漢本,袞繡晝扶靈壽杖。
    龐眉鮐背猶克壯,手展炎圖開治象。
    虹蜺椽筆光萬丈,落紙珠璣爭獻狀。
    凜然手澤端可仰,三復崧高慰瞻想。

    85 《薛道祖二花詩帖贊》 宋·岳珂

    菊粲粲兮東籬,連的的兮西風。
    是皆不受夫一塵之染,而特立于九秋之中。
    予固喜其潔清而自全,亦以觀筆之妙而句之工也。

    86 《薛道祖經行詩帖贊》 宋·岳珂

    仲氏既不能定其名,經行又不能指其地。
    睹奇逸于筆勢,想溪山于詩意,瞭然景物之皆備,又何必吾身之親至也。

    87 《楊文靖早間帖贊》 宋·岳珂

    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
    待物必誠,所以達乎義也。
    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
    筆端波瀾,亦可想其似也。

    88 《右軍遣信帖贊》 宋·岳珂

    筆健而奇,而紙素猶近時。
    彼摹者吾不能知其為誰。
    忘筌與蹄,庶幾得之。

    89 《余忠肅典贍益辨二帖贊》 宋·岳珂

    珥貂佩玉之舒徐兮。
    引筆行墨這豐腴兮。
    閱世論人以其書兮。
    尚可以想應元之初兮。

    90 《張安國寫坡詩帖贊》 宋·岳珂

    玉妃粲粲怯詩瘦,秦艷蘇腴略先后。
    于湖筆力并奇秀,手執遺篇欲三嗅。

    91 《趙清獻勤潔帖贊》 宋·岳珂

    為御史而稱其鐵面,宜筆力之健。
    尹成都而琴鶴以行,宜字體之清。
    書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之笏。

    92 《智永千文真草帖贊》 宋·岳珂

    與嗣次韻成一家,作者更書遍河沙。
    幾年真草分正葩,變現要作千體夸。
    誰知筆椽出袈裟,如催犀角抽龍牙。
    墨池摹倣紛天華,尚想字母真摩耶。

    93 《周文忠寶眷帖贊》 宋·岳珂

    廬陵之文忠,前歐而后周。
    筆法之可稽,歐勁而周柔。
    茍內心之是似,豈外跡之能求。
    予嘗遡平原之津,望二典之樓。

    94 《陳參政簡易帖贊》 宋·岳珂

    眼底中興日月,手中建筆虹霓。
    造經功成秋兔,先生原有機關報詩。

    95 《吳傳朋書簡帖贊》 宋·岳珂

    小書楷則本晉人,降而唐世體益真。
    妙趨要識筆有神,行行清妍雜奇偉。

    96 《蔣宣卿書簡帖贊》 宋·岳珂

    廬山之下仙佛之廬,多公題扁,予熟其體矣。
    而今見其帖,大抵小則遒而大則婉。
    豈所施有異,而筆法亦隨以變。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猶愧乎知書之淺。

    97 《劉行簡前日帖贊》 宋·岳珂

    情葉事之宜,筆力亦稱之。
    雖得于歙水之湄,然望而識其為苕溪也。

    98 《米元章墓志帖贊》 宋·岳珂

    予觀柳少師,在唐以能書聞。
    當時碑志或非其筆,則人以不孝議其子孫。
    噫嘻,陳君之傳,夫豈以其文。
    如寶晉省,亦庶幾乎其人矣。

    99 《孫仲益和議帖贊》 宋·岳珂

    事君有大義,彼國家不計,而惟雇乎之避地。
    則執筆舐痔,惟茍活是視,岸然不愧,固其素志。
    于予乎何議。

    100 《萬歲通天帖贊》 宋·岳珂

    洛石赤心,以出寶圖。
    燕涎雞晨,即端制書。
    有奕王門,南土華腴。
    獻其家珍,陳于玉除。
    筆法之神,匪臨伊摹。
    史館之儲,尚其不誣。

    * 關于筆帖的詩詞 描寫筆帖的詩詞 帶有筆帖的詩詞 包含筆帖的古詩詞(1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