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勢的詩詞(364首)
124
《上元三首》 唐·韋蟾
新正圓月夜,尤重看燈時。
累塔嫌沙細,成文訝筆遲。
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
生惜蘭膏燼,遠為隔歲期。
129
《村夜二篇》 唐·陸龜蒙
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
鴻當絕塞來,客向孤村病。
綿綿起歸念,咽咽興微詠。
菊徑月方高,橘齋霜已并。
131
《盧卓山人畫水》 唐·方干
常聞畫石不畫水,畫水至難君得名。
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行。
散吞高下應無岸,斜蹙東南勢欲傾。
坐久神迷不能決,卻疑身在小蓬瀛。
132
《水墨松石》 唐·方干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
添來勢逸陰崖黑,潑處痕輕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
農村
134
《玉仙道中》 唐·殷文圭
莼鱸方美別吳江,筆陣詩魔兩未降。
山勢北蟠龍偃蹇,泉聲東漱玉琤瑽.古陂狐兔穿蠻冢,破寺荊榛擁佛幢。
信馬冷吟迷路處,隔溪煙雨吠村厖。
135
《霍山(在龍川縣)》 唐·曹松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蘿勢入天。
未必展來空似翅,不妨開去也成蓮。
月將河漢分巖轉,僧與龍蛇共窟眠。
直是畫工須閣筆,況無名畫可流傳。
136
《觀華夷圖》 唐·伍喬
別手應難及此精,須知攢簇自心靈。
始于毫末分諸國,漸見圖中列四溟。
關路欲伸通楚勢,蜀山俄聳入秦青。
筆端盡現寰區事,堪把長懸在戶庭。
137
《題張道隱太山祠畫龍》 唐·蔣貽恭
世人空解競丹青,惟子通玄得墨靈。
應有鬼神看下筆,豈無風雨助成形。
威疑噴浪歸滄海,勢欲拏云上杳冥。
靜閉綠堂深夜后,曉來簾幕似聞腥。
139
《御題國子監》 唐·無名氏
宸翰符玄造,榮題國子門。
筆鋒回日月,字勢動乾坤。
檐下云光繞,梁間鵲影翻。
張英圣莫擬,索靖妙難言。
為著盤龍跡,能彰舞鳳蹲。
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 關于筆勢的詩詞 描寫筆勢的詩詞 帶有筆勢的詩詞 包含筆勢的古詩詞(3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