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具的詩詞(212首)
105
《答杜相公惠詩》 宋·歐陽修
藥苗本是山家味,茶具偏於野客宜。
敢以微誠將薄物,少資清興入新詩。
言無俗韻精而勁,筆有神鋒老更奇。
二寶收藏傳百世,豈惟榮耀托當時。
106
《喜雨》 宋·賀鑄
終春久旱暵,涉夏俄溽暑。
垢汗浼衣襟,梅津蒸柱礎。
黃霾閉赤景,測候錯辰午。
沙燕逐風鳶,翻飛遡來雨。
107
《詠歐陽永叔文石硯屏二首》 宋·梅堯臣
鑿山侵古云,破石見寒樹。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隱孤壁,紫錦藉圓素。
山只與地靈,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獲,裁為文室具。
獨立筆硯間,莫使浮埃度。
108
《呂寺丞家膳》 宋·梅堯臣
春雨薄無泥,野苗青入俎。
深堂開畫圖,飛鳥驚寒渚。
名筆今寂寥,嘉賓競推許。
主人何太勤,不異具雞黍。
110
《嘗茶和公儀》 宋·梅堯臣
都藍攜具向都堂,碾破云團北焙香。
湯嫩水輕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廬仝走筆章。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土月輪傍。
111
《練圻老人農隱》 明·高啟
我生不愿六國印,但愿耕種二頃田。
田中讀書慕堯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卻愁為農亦良苦,近歲征役相煩煎。
養蠶唯堪了官稅,賣犢未足輸米錢。
112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114
《一品孫鄭昱》 宋·王禹偁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門。
鞭馬六十里,暮投中書村。
村翁館我宿,茅屋欲黃昏。
有客忽投刺,自稱一品孫。
115
《□□□□》 宋·劉克莊
翁折高枝空月窟,子提色筆哭煙樓。
有司豈不具只眼,諸老皆當放一頭。
鵬背方乘御風勢,馬蹄肯作看花游。
懸知董子天人對,一洗平津曲學羞。
117
《寄李常伯滿粹翁》 宋·王令
我思古人不可見,獨以兩眼紙上求。
苦讀才疲即伏枕,亦冀夢寐從之游。
每疑賢圣世間有,豈獨古出今則不。
心之所藏弗面見,常恨世腹不可搜。
118
《次程伯禹尚書見寄韻》 宋·曾幾
往年書到西風涼,病夫隨牒天一方。
今年書到玉溪上,曖空白露為清霜。
人生俯仰成陳跡,只有一丘如宿昔。
故鄉杰閣公飽山,野寺幽軒我橫碧。
119
《蒲生鐘馗》 宋·文同
寒風酸號月慘苦,梟飛狐鳴滿墟墓,叢棘亂礓翳野霧。
古社禿剝倒枯樹,下有三鬼相嘯聚,初行誰家作{外門內主}忤。
* 關于筆具的詩詞 描寫筆具的詩詞 帶有筆具的詩詞 包含筆具的古詩詞(2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