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采鳳群鳴集,云外舒張覽輝翼。錦屏相望不千里,音中簫韶有人識。朝家選舉專一科,翰墨之工拔士多。好將筆力覷天巧,斡旋正氣回狂波。
朝來凍坐如縮龜,不聞打窗那得知。江南地暖亦有此,驚心遠自龍沙吹。六一居士最能賦,東坡先生追撚髭。腐儒得句亦起舞,硯寒沃筆浮輕澌。
樓頭一夜寒聲促,但怪重衾慣藏六。小窗起聽枯葉鳴,更覺凝寒透肌粟。乃知龍公修故事,幻作輕細巧翻覆。摶空積勢欺檐楹,過眼隨風滿坑谷。
蛾眉蟾月兩嬋娟,憶遇如花勝會仙。近逐歌喉須闖席,遙開笑靨待過船。燈前墜馬妝仍好,酒后驚鴻態更偏。才調直欺文字飲,風騷橫逞士夫筵。
布義孫卿子,登高楚屈平。銅臺初下筆,樂觀正飛纓。乍有凌云勢,時聞擲地聲。造端長體物,無復大夫名。
配極輝光遠,承天顧托隆。負圖濟多難,脫履歸成功。圣道昭永錫,邕言讓在躬。還推萬方重,咸仰四門聰。
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
組詩
鄭公瑚璉器,華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嶷然大賢后,復見秀骨清。開口取將相,小心事友生。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云。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中郎石經后,八分蓋憔悴。顧侯運爐錘,筆力破馀地。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赑屃。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議論藝術文學組詩
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來為我揮健筆。始從破體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
輝天復耀地,再為歌詠始。素傳學道徒,清門有君子。文澗瀉潺潺,德峰來壘壘。兩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間。
唐詩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君賦此詩夜,窮陰歲之馀。我和此詩日,微和春之初。老知顏狀改,病覺肢體虛。頭上毛發短,口中牙齒疏。
海內聲華并在身,篋中文字絕無倫。遙知獨對封章草,忽憶同為獻納臣。走筆往來盈卷軸,除官遞互掌絲綸。
長劍高歌換素衣,君恩未報不言歸。舊精鳥篆諳書體,新授龍韜識戰機。萬里往來征馬瘦,十年離別故人稀。
秋天寫風思鄉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唐詩三百首敘事詠史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田園寫景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