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筆與子的詩詞(690首)

    141 《水調歌頭(自龍眠李氏夜過臞山康氏,走筆和其家燈障水調,迫暮始歸)》 宋·劉辰翁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
    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時庭,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
    推手復卻手,都付斷腸聲。

    送別寫景寫人

    142 《南歌子·影落三秋月》 宋·朱晞顏

    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
    是誰幻出玉篔筜。
    乞與一枝和雪、釣漓湘。
    勁節依琳館,虛心漏草堂。
    筆端元自有雌黃。
    疑是化龍蜚到、葛仙旁。

    143 《黃彥與從無逸求妻埋銘以研謝之無逸邀予作歌》 宋·董瞿老

    君不見昌黎翁,南遷益覺文章工。
    滑稽戲作毛潁傳,陶泓之族稱宏農。
    又不見東坡翁,生涯寄食破研中。
    詆訶龍尾尊鳳咮,更夸丹石蒸赤紅。

    144 《題元子故宅》 宋·文有年

    漫郎百事皆漫爾,獨有溪山認作吾。
    念無一物鎮泉石,生怕偃蹇羞吾徒。
    靈武中興功掩德,天地大義須人扶。
    寧將善頌寓譎諫,百世聞之立懦夫。

    145 《環錦亭》 宋·趙汝談

    與子鄉鄰信有年,故王遺事至今傳。
    爽鳩邑改風煙在,散騎園分水竹偏。
    高架插書供夜讀,滿堂成彩敵春妍。
    相如可是區區者,戲筆題橋亦偶然。

    146 《示弟》 明·阮漢聞

    何人非集木,與子愧伊蒿。
    一病旐夔足,三年負蟹螯。
    餞窮天漠漠,贈老日滔滔。
    炊臼疑妖夢,尸饔切遠忉。

    147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干馬》 宋·蘇軾

    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書如亂絲。
    忽見伯時畫天馬,朔風胡沙生落錐。
    天馬西來従西極,勢與落日爭分馳。
    龍膺豹股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

    148 《次韻子由五月一日同轉對》 宋·蘇軾

    跪奉新書笏在腰,談王正欲伴耕樵。
    晉陽豈為一門事,(唐高祖謂溫大雅兄弟云:我起義晉陽,止為卿一門耳。
    )宣政聊同五月朝。
    (貞元中詔曰:自今后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與文武百僚相見。

    149 《信筆》 宋·范成大

    天地同浮水迭上萍,羲娥迭耀案頭螢。
    山中名器兩芒屩,花下友朋雙玉瓶。
    童子昔曾夸了了,主翁今但諾醒醒。
    歸田贏得多無事,輸與諸公汗簡青。

    150 《扇子峽》 宋·范成大

    茲行看山真飽諳,今晨出峽仍窮探。
    南磯北磯白鐵壁,千峰萬峰蒼玉篸。
    橫前直疑江已斷,崛起競與天相攙。
    蜀山欲窮此盤礡,禹力已盡猶鐫劖。

    151 《大雪歌》 宋·陸游

    若耶溪頭朝暮雪,鴉鵲墮死長松折。
    橫飛忽已平屐齒,亂點似欲妝簾纈。
    放翁憑閣喜欲顛,摩娑拄杖向渠說:莫辭從我上嵯峨,此景與子同清絕。
    銀杯拌蜜非老事,石鼎煎茶且時啜。

    152 《書志示子聿》 宋·陸游

    誤上蓬山亦已叨,所悲故里隔胥濤。
    還家未失屠羊業,報國元無汗馬勞。
    載筆敢言宗史漢,閉門猶得讀莊騷。
    小兒愿與翁偕隱,正恐聲名未易逃。

    153 《答提點綱馬驛程劉修武二首》 宋·楊萬里

    解道征鴻數字秋,清於雪碗映冰甌。
    老來筆底心無毒,交割風光與子休。

    154 《贈倪正甫令子阿麟》 宋·楊萬里

    精神玉雪眼點漆,總角兩髦錦纏碧。
    郎君未出客已驚,隔窗讀書鸞鶴聲。
    松煙免穎小三昧,蠆尾銀鉤略無對。
    鍾王筆法老始成,阿麟今才十二齡。

    155 《送項圣與詣太常》 宋·楊萬里

    盧溪書院一番新,千里學子來如云。
    天教書院名日起,速化先從主人始。
    主人主盟為阿誰,楚漢名家今項斯。
    胸中五車載書卷,筆端三峽傾冰硯。
    魯秉周禮說一經,有司把燭題秋薦。
    鵠袍詣闕柳袍歸,來年書院更光輝。

    156 《書懷寄郭正》 宋·宋祁

    僑籍依三輔,愁顛遍二毛。
    星灰對遒盡,淚卷掩劬勞。
    并歡絲兼路,都捐筆與刀。
    思旌初不定,離緒僅堪繰。

    157 《題劉氏所藏展子虔感應觀音二首》 宋·黃庭堅

    群盜挽弓江簸船,丹青當在普通前。
    誰能與作赤挽板,老筆猶堪壽百年。

    158 《送任處士歸太原》 宋·歐陽修

    一虜動邊陲,用兵三十萬。
    天威豈不嚴,賊首猶未獻。
    自古王者師,有征而不戰。
    勝敗系人謀,得失由廟算。

    159 《朝中措 與石子璋別,求作樂府,得麻字》 元·元好問

    驚弦裂石筆生華。
    清興入悲笳。
    為愛南山夜獵,笑人杜曲桑麻。
    高歌醉眼,千金駿馬,八月仙槎。
    都把平生湖海,看君咫尺龍沙。

    160 《偶書寄蘇子美》 宋·梅堯臣

    君詩壯且奇,君筆工復妙。
    二者世共寶,一得亦難料。
    我今或盈軸,體逸思益峭。
    有如秋空鷹,氣壓城雀鷂。

    * 關于筆與子的詩詞 描寫筆與子的詩詞 帶有筆與子的詩詞 包含筆與子的古詩詞(6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