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筍鞭的詩詞(58首)

    41 《求黃家紫竹杖》 宋·蘇轍

    曾家紫竹君家種,曾園竹與荒藤共。
    藤驕竹瘁如畏人,不似君家竹森聳。
    我來買宅非為宅,愛此風梢時一弄。
    磨刀向藤久未忍,樹倒藤披真自送。

    42 《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醒有詩因次其韻》 宋·劉子翚

    群石翠參錯,茲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夸,流傳經古今。
    幽姿儼向背,異態生晴陰。
    怒若抽翠筍,端如立瑤簪。

    43 《漢州》 宋·汪元量

    馬踏巉巖緩著鞭,漢州城外看青天。
    云橫疊嶂吞殘日,風卷崇岡起曉煙。
    地拔翠峰森似筍,溪明錦石小如錢。
    官郵睡足出門去,信口語言詩未圓。

    44 《青玉案·華裾玉轡青絲鞚》 宋·張元干

    華裾玉轡青絲鞚。
    記年少、金吾從。
    花底朝回珠翠擁。
    曉鐘初斷,宿酲猶帶,綠鎖窗中夢。
    天涯相遇鞭鸞鳳。
    老去堂成更情重。
    月轉檐牙云繞棟。
    涼吹香霧,酒迷歌扇,春筍傳杯送。

    45 《閒居》 宋·吳則禮

    阿堵安用多,十年著一冠。
    且作楚州夢,從人憎鼻鼾。
    柴桑閒居詩,讀罷始永嘆。
    鶬鹒幾時鳴,眷此春事闌。

    46 《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 宋·仲并

    飛埃喜污人,余事忌掛眼。
    酒浪綠可親,山光翠相挽。
    折腰素非愿,被面有余赧。
    從來萬事空,此去百念滿。

    47 《上清宮》 宋·鄭清之

    上清日腹正便便,剩納風光似輞川。
    曉雨洗開新綠岸,晚霞蘸出嫩紅天。
    鞭浮野竹數莖筍,葉俯秋荷幾柄蓮。
    不是西湖最佳景,更於何處著癯仙。

    48 《和伯兄新竹韻》 宋·王柏

    叢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腳。
    穿石作斜勢,朝宗意穆若。
    片綠吐新梢,員粉露殘籜。
    今年造化深,稚子六七作。

    49 《題畫竹》 宋·仇遠

    凈洗碧娟娟,顏色如少年。
    窗前風收雨,階下筍行鞭。

    50 《詩僧歸儒》 宋·葉茵

    厭作人間粥飯僧,等閒來續義铦燈。
    近吟氣味無蔬筍,舊學工夫尚葛藤。
    花下飛鞭身灑落,風前扶帽發鬅鬙。
    浪仙素不修書問,有愧昌黎詫可朋。

    51 《送臨川王丞秩滿造朝》 宋·趙汝鐩

    我來學制君哦松,數月握手臭味同。
    君今南浦我送客,水萍風云何匆匆。
    別酒未釂白玉斝,椎鼓催發斜陽紅。
    青霄迫逐不少借,指日便入明光宮。

    52 《芻車吟》 宋·孔武仲

    京師患無馬,有馬患乏芻。
    長鞭隨牛牛引車,三冬以來要貯積,十倍之價在須臾。
    都城之物不便美,

    53 《上梁尚書生辰》 宋·陳棣

    一麾臥治鎮江邊,芳草還應夢惠連。
    十載從班聯玉筍,六城課最用蒲鞭。
    依劉曾識尚書履,借寇難私刺史天。
    共徯公歸緣底事,嗷嗷四海望陶甄。

    54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55 《寄題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宋·方回

    趙子昂書今第一,竹友二字大逾尺。
    結交此君者為誰,松江其家吾未識。
    想見仿佛如渭川,千畝比封環乃宅。
    根竹可曾掘作鞭,筍出不忍煮為食。

    56 《謝通講師五偈》 宋·釋正覺

    乞食因循答教遲,想能心照未相疑。
    三年約友共連璧,千里同風那隔絲。
    鞭筍嫩黃出泥土,槿華寒紫裹藩籬。
    雨驅暑去晚明霽,來雁門頭字腳垂。

    57 《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 宋·薛嵎

    蘭菊分畦筍作鞭,南山相對意悠然。
    城中有路何曾入,只許蒼頭趁釣船。

    58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溫州》 宋·袁說友

    久同朝跡又同年,更送旌麾過海邊。
    多士向來親戴席,斯民今幸得蘇天。
    潛心閣上書千卷,雁蕩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尋舊跡,便歸玉筍聽鳴鞭。

    * 關于筍鞭的詩詞 描寫筍鞭的詩詞 帶有筍鞭的詩詞 包含筍鞭的古詩詞(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