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竿頭的詩詞(398首)

    41 《將授戒再呈泐師》 清·葉小鸞

    弱水安能制毒龍,竿頭一轉拜師功。
    從今別卻芙容主,承侍猊座沐下風。

    42 《句》 宋·陳知微

    千重浪里平安過,百尺竿頭穩下來。

    43 《偈三首》 宋·釋卿

    蓬萊突兀無遮護,鐵壁銀山無入處。
    有時關棙一時開,放出毒蛇當大路。
    參禪人,早回顧,莫待臨時生怕怖。
    荊棘林中暗坐時,百尺竿頭須進步。

    44 《偈頌六十首》 宋·釋曇華

    千溪水冷,萬壑云寒。
    無位真人乾屎橛,金剛寶劍破牢關。
    多年歷日最靈驗,百尺竿頭子細看。
    瞎卻眼,啞卻口,無孔鐵錘成隊走。

    45 《頌古十首》 宋·釋行鞏

    百尺竿頭五兩垂,窮沙絕漠任風吹。
    可憐無限滄浪客,猶把南針定所歸。

    46 《頌古十首》 宋·釋行鞏

    白浪堆中下一鉤,錦鱗紅尾尚悠悠。
    漁翁不計竿頭事,笑入蘆花萬頃秋。

    47 《頌古五首》 宋·釋彥岑

    蠻奴赤腳上皇州,賣盡奇珍跨白牛。
    貪著市朝人作市,又隨歌舞上官樓。
    多意氣,好風流,月冷珠簾掛玉鉤。
    分明忘卻來時路,百尺竿頭輥繡毬。

    48 《頌古五首》 宋·釋彥岑

    一橈打著這瞎漢,堪笑令猶行一半。
    竿頭比重線約鯨波,趯浪拿云猶是鈍。

    49 《梅都尉園看竹》 明·林登秀

    人去秦臺竹尚青,四時疑有彩云停。
    霜中節凜孤臣操,地下根分貴主靈。
    三徑陰森連舊闕,半溪煙雨暗荒亭。
    孤枝為染虹橋血,化碧竿頭似有腥。

    50 《四月五日游淮云寺儀上人限韻求題》 明·陸伸

    得見支郎半醉中,相將高閣詠南風。
    豈緣避暑追河朔,自為傷春到瀼東。
    說法竿頭慚未會,談經注腳喜能同。
    何年許入云門社,辦取青鞋出軟紅。

    51 《七夕》 唐·白居易

    憶得少年長乞巧,竹竿頭上愿絲多。

    52 《上元》 宋·晏殊

    金翠光中實焰繁,山樓高下鼓聲喧。
    兩軍伎女輕如鶻,百尺竿頭電線翻。

    53 《韓無咎檢詳出示所賦陳季陵戶部巫山圖詩,仰》 宋·范成大

    瑤姬家山高插天,碧叢奇秀古未傳。
    向來題目經楚客,名字徑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誰識?喬林古廟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瑤席知何人?

    54 《題竹尊者軒》 宋·黃庭堅

    平生脊骨硬如鐵,聽風聽雨隨宜說。
    百尺竿頭放步行,更向腳跟參一節。

    55 《宣州雜詩二十首》 宋·梅堯臣

    竿頭注腐鼠,水次野蜂知。
    每視銜飛翅,因薰劚取陴。
    絳囊千里道,乾蛹百鈞馳。
    盡入公侯第,雕盤助酒卮。

    56 《檢詳出示所賦陳季陵戶部巫山圖詩仰窺高作嘆》 宋·韓元吉

    瑤姬家山高插天,碧叢奇秀古未傳。
    向來題目經楚客,名字徑度岷峨前。
    是耶非耶莽誰識,喬林石廟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

    57 《簡宗人利賓》 宋·朱翌

    昔時桐鄉漢九卿,家在淮南天一柱。
    石麒麟冷一千年,子孫不敢去墳墓。
    我之曾高主宗盟,昭穆亦與公家敘。
    不容妄繼酂侯蕭,何嘗敢掘城南杜。

    58 《妲己圖》 元·楊維楨

    小白竿頭血,新圖入漢廷。
    宮中雙燕子,齊作牝雞鳴。

    59 《奉和君俞以子華古德頌見示》 宋·韓維

    百尺竿頭進步人,隨緣偶物莫非真。
    君看日用如何討,即此空身是法身。

    60 《送李象山趨朝二首》 宋·陳造

    人將宰象山,蕭散目郎署。
    即今撥煩手,蓄縮殆難措。
    鄰分銅鐵名,恐坐污染故。
    髯君千日留,曾無疾頑怒。

    * 關于竿頭的詩詞 描寫竿頭的詩詞 帶有竿頭的詩詞 包含竿頭的古詩詞(3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