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竹的詩詞(2494首)

    381 《洗》 唐·白居易

    布裘寒擁頸,氈履溫承足。
    獨立冰池前,久看洗霜
    先除老且病,次去纖而曲。
    剪棄猶可憐,瑯玕十馀束。

    382 《北窗石》 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況臨北窗下,復近西塘曲。
    筠風散馀清,苔雨含微綠。
    有妻亦衰老,無子方煢獨。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383 《一字至七字詩·》 唐·韋式


    臨池,似玉。
    裛露靜,和煙綠。
    抱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384 《賦得箭有筠》 唐·張仲方

    東南生綠,獨美有筠箭。
    枝葉詎曾凋,風霜孰云變。
    偏宜林表秀,多向歲寒見。
    碧色乍蔥蘢,清光常蒨練。
    皮開鳳彩出,節勁龍文現。
    愛此守堅貞,含歌屬時彥。

    385 《姑熟雜詠·慈姥》 唐·李赤

    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386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徑》 唐·李德裕

    自成徑,繞溪三里馀。
    檀欒被層阜,蕭瑟蔭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387 《云溪園翁》 唐·鮑溶

    硠硠云溪里,翠和云生。
    古泉積澗深,竦竦如刻成。
    楚客臥云老,世間無姓名。
    因茲千畝業,以代雙牛耕。

    388 《題禪定寺集公院》 唐·鮑溶

    公門得休靜,禪寺少逢迎。
    任客看花醉,隨僧入行。
    歸時常犯夜,云里有經聲。

    389 《湘詞》 唐·施肩吾

    萬古湘江,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390 《玩友人庭》 唐·施肩吾

    曾去玄洲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391 《題金州西園九首·垣》 唐·姚合

    愛庭際,亦以資玩賞。
    窮秋雨蕭條,但見墻垣長。
    宣尼高數仞,固應非土壤。

    392 《過僧院》 唐·周賀

    一生愛自未有,每到此房歸不能。
    高人留宿話禪后,寂寞雨堂空夜燈。

    393 》 唐·王睿

    森疏玉質寒,色包蔥碧盡瑯玕.翠筠不樂湘娥淚,斑籜堪裁漢主冠。
    成韻含風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此君引鳳為龍日,聳節稍云直上看。

    394 《首陽》 唐·張祜

    首陽山下路,孤節長存。
    為問無心草,如何庇本根。

    395 《鄰人自金仙觀移》 唐·李遠

    移居新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幾竿。
    圓節不教傷粉籜,低枝猶擬拂霜壇。
    墻頭枝動如煙綠,枕上風來送夜寒。
    第一莫教漁父見,且從蕭颯滿朱欄。

    送別

    396 《斫》 唐·杜牧

    寺廢色死,宦家寧爾留。
    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處送悠悠。

    397 《黃州徑斗》 唐·杜牧

    濁蟠小徑,屈折斗蛇來。
    三年得歸去,知繞幾千回。

    398 《秋日眾哲館對(一作題渚塘館)》 唐·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中古詩邊塞寫景贊美戰士

    399 《晨自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 唐·許渾

    佛寺通南徑,僧堂倚北坡。
    藤陰迷晚,苔滑仰晴莎。
    病憶春前別,閑宜雨后過。
    石橫聞水遠,林缺見山多。

    400 《題谷上人院》 唐·賈島

    禪庭高鳥道,回望極川原。
    樵徑連峰頂,石泉通根。
    木深猶積雪,山淺未聞猿。
    欲別塵中苦,愿師貽一言。

    * 關于竹的詩詞 描寫竹的詩詞 帶有竹的詩詞 包含竹的古詩詞(24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