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竹若的詩詞(1101首)

    621 《次韻張昌言給事省宿》 宋·蘇軾

    馮顛久已欹殘雪,戎眼何曾眩落暉。
    朔野按行猶雀躍,東臺瞑坐覺烏飛。
    (道家有烏飛入兔宮之說。
    )漫夸年少容吾在,(樂天詩云:猶有夸張少年處,笑呼張丈喚殷兄。

    622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623 《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 宋·蘇軾

    藹藹青城云,娟娟峨眉月。
    隨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
    我在塵土中,白云呼我歸。
    我游江湖上,明月濕我衣。

    624 《五色雀?并引?》 宋·蘇軾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兩絳者為長,進止必隨焉,俗謂之鳳凰,云久旱而見輒雨,潦則反是。
    吾卜居儋耳城南,嘗一至庭下,今日又見之進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
    既去,吾舉酒祝之曰:若為吾來者,當再集也。
    已而果然,乃為賦詩。

    625 《荊州十首》 宋·蘇軾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626 《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宋·蘇軾

    索漠齊安郡,従來著放臣。
    如何風雪里,更送獨歸人。
    瘦骨寒將斷,衰髯摘更稀。
    未甘為死別,猶恐得生歸。

    627 《詠怪石》 宋·蘇軾

    家有粗險石,植之疏竹軒。
    人皆喜尋玩,吾獨思棄捐。
    以其無所用,曉夕空嶄然。
    碪礎則甲斮,砥硯乃枯頑。

    628 《初入廬山三首》 宋·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

    629 《李氏園(李茂貞園也,今為王氏所有·)》 宋·蘇軾

    朝游北城東,回首見修竹。
    下有朱門家,破墻圍古屋。
    舉鞭叩其戶,幽響答空谷。
    入門所見夥,十步九移目。

    630 《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宋·蘇軾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入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為予言:草木之長常在昧明間,早作而伺之,乃見其枝起數寸,竹筍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黃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騰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莖心,或垂于葉端,稻乃秀實,驗之信然。

    631 《和猶子遲贈孫志舉》 宋·蘇軾

    軒裳大爐鞲,陶冶一世人。
    従衡落模范,誰復甘饑貧。
    可憐方回癡,初不疑嘉賓。
    頗念懷祖黠,瞋兒與兵姻。

    632 《送運判朱朝奉入蜀》 宋·蘇軾

    靄靄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隨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
    我在塵土中,白云呼我歸。
    我游江湖上,明月濕我衣。

    633 《云龍山觀燒得云字》 宋·蘇軾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隕霜知已殺,坯戶聽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氳。
    落點甘泉烽,橫煙楚塞氛。

    634 《別擇公》 宋·蘇軾

    黍離不復閔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
    若問西來師祖意,竹西歌吹是揚州。

    635 《雪夜獨宿柏仙庵》 宋·蘇軾

    晚雨纖纖變玉aa17,小庵高臥有余清。
    夢驚忽有穿窗片,夜靜惟聞瀉竹聲。
    稍壓冬溫聊得健,未濡秋旱若為耕。
    天公用意真難會,又作春風爛漫晴。

    636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麾幢十韻》 唐·杜牧

    帝命詩書將,壇登禮樂卿。
    三邊要高枕,萬里得長城。
    對客猶褒博,填門已旆旌。
    腰間五綬貴,天下一家榮。

    637 《鮑公水》 宋·王安石

    村南鮑公山,山北鮑公水。
    高穴逗遠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與飴味,不可他味比。
    竹樹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638 《招葉致遠》 宋·王安石

    白下長干一水間,竹云新筍已斑斑。
    明朝若有扁舟興,落日潮生尚可還。

    639 《重游草堂次韻三首》 宋·王安石

    僧殘尚食少,佛古但泥多。
    寒守三衣法,饑傳一缽歌。
    寬閑每迸竹,危朽漫牽蘿。
    怊悵庭前柏,西來意若何。

    640 《重游草堂次韻三首》 宋·王安石

    野寺真蘭若,山僧老病多。
    疏鍾挾谷響,悲梵入樵歌。
    水映茅篁竹,云埋蔦女蘿。
    拂塵書所見,因得擬陰何。

    * 關于竹若的詩詞 描寫竹若的詩詞 帶有竹若的詩詞 包含竹若的古詩詞(11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