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竹管子的詩詞(135首)

    21 《送文總管朝燕四首》 宋·劉應鳳

    夾道紅旗駐馬蹄,鄉人將喜又將疑。
    天留中子繼孤竹,誰向西山飯伯夷。

    22 《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 宋·蘇舜元

    白石太古水,蒼厓六月冰。
    昏明咫尺變,身世逗留增。
    橋與飛霞亂,人間獨鳥升。
    風泉冷相搏,樓閣暮逾澄。

    23 《和子瞻西太一宮祠二首》 宋·張耒

    玉斝清晨薦酒,天風靜夜飄香。
    鳳吹管截孤竹,琴弦曲奏瀟湘。

    24 《采桑子·江南春信梅先賦》 宋·無名氏

    江南春信梅先賦,休道春遲。
    映竹開時。
    姑射仙人雪作肌。
    青樓且莫吹羌管,留勸金卮。
    折取高枝。
    香滿名園蝶未知。

    25 《送刁景純學士赴越州》 宋·梅堯臣

    會稽迎太守,舟屋畫粉雘。
    前舟載圖書,後舟載女樂。
    月出鏡湖心,長笛使孤作。
    還見漁者來,曾令李謩愕。

    26 《再次竹溪韻三首》 宋·劉克莊

    誰云子建卷波瀾,詩到黃初最可觀。
    無奈中衰變幾起,不應例作晚唐看。
    煎膠粘莫教春去,秉燭游誰管夜闌。
    縱有閑愁天樣大,此翁爛醉不相干。

    27 《韓子師讀書堂置酒見留》 宋·韓元吉

    酴醾插架未成陰,水滿方塘數尺深。
    入戶幽花真有意,拂檐高竹更關心。
    鳴禽喚客知閒景,舞鶴迎人作好音。
    莫道相逢欠歌管,一觴酒盡讀書林。

    28 《和子履再游李氏園》 宋·韓維

    翠竹蒼林顏色老,游人安得故時同。
    沾衣似對金城柳,握管翻悲楚水楓。
    新鬢旋驚吟后白,好花猶記折來紅。
    須知世事徒芝耳,惟有清樽不負公。

    29 《送黃子默》 宋·張栻

    元佑不復見,太史今諸孫。
    人物尚論世,典刑故猶存,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
    超然車馬中,高韻獨孤騫。

    30 《陳總管坐上贈寫竹妓二首》 宋·陳造

    此君寫影道機熟,猶記涪翁詫子舟。
    誰信紅衣萬鈞筆,擬分此派嗣湖州。

    31 《巖起錄示次韻張干佳什輒和寄之以道山居之況》 宋·李彌遜

    前山立玉水縈羅,逕竹當門一里過,管子與予成莫逆,麴生邀我到無何,老來鶴骨寒猶健,病起霜髭短更多。
    金印累累看公等,已甘一壑寄蹉跎。

    32 《木蘭花慢 送史誠明總管還洛陽,春日飲餞任》 元·王惲

    愛春光淡沱,歌吹暖,竹西亭。
    正花簇金鞍,香翻雪樹,碧酒同傾。
    誰將翠帷雙卷,擁紅妝、臨水照娉婷。
    縹緲凌波仙子,依稀羅襪塵生。

    33 《楊仲子攜詩見過次韻酬贈并呈誠齋二首》 宋·張镃

    愛水移居宅,行藏豈但迂。
    若非風月管,枉伴竹松臞。
    野服常寬帶,芒鞋亦斷絇。
    請君看此老,堪作貴人無。

    34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結夏已十日了也,寒山子作麼生。
    村詩吟落韻,竹管貯殘羹。
    結夏已十日了也,水牯牛作麼生。
    愛從荒草去,不向坦途行。
    精神陡頓,頭角崢嶸。
    好把一坑埋瘞卻,千峰云靜月華明。

    35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宋·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
    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景抒懷

    36 《連昌宮詞》 唐·元稹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
    又有墻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
    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

    宮廷敘事長詩

    37 《送孟東野序》 唐·韓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38 《虎丘記》 明·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

    辭賦精選紀游山水散文

    39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4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竹管子的詩詞 描寫竹管子的詩詞 帶有竹管子的詩詞 包含竹管子的古詩詞(135首)
    chengrenyouxi